[实用新型]一种高温实验电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68841.3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2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道金;郭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江油奇异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詹权松 |
地址: | 621700 四川省绵阳市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实验 电炉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实验电炉,包括炉架、设置在炉架内的实验炉体和设置在炉架上且位于炉体正上方用于采集实验炉体内实验样品重量变化数据的电子天平,所述实验炉体的圆形炉口上设置有圆形炉盖,所述圆形炉盖包括下排气室和上排气室,所述下排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排气燃烧管和一个第一进气管,所述上排气室远离圆形炉口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上排气室和下排气室在远离圆形炉口的一面上的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通孔,通过在圆形炉盖的下排气室和上排气室分别设置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从而有效避免因圆形炉盖处的气流流速较高,致使实验有毒气体通过炉盖上用于连通吊丝的通孔直接泄漏到实验环境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实验电炉。
背景技术
研究和检测铁矿石的还原反应性能,通常是在500-1000℃的高温条件 下进行,首先将试样铁矿石在实验炉内与还原气体(含有毒的CO)进行反应, 然后通过实验检测试样铁矿石在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来进行性能评价。 目前,因为制作这种高温还原实验设备非常困难,因而使得对高温环境下的还原反应研究得比较少。但是,随着铁矿石原料的不断涨价,以及非高炉炼铁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目前对于铁矿石在高温下还原性能的检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的高温还原检测设备,主要检测过程如下:先将悬挂试样的吊丝通过实验炉顶盖上的中央小孔连接到称量天平上,含CO的还原气体从实验炉的底部通入,还原气体到达实验炉的上部时,从其顶盖上的排气燃烧管排出,并通过上述吊丝实现连续称量,但是由于炉盖处的气流流速较高,致使该有毒气体通过炉盖上用于连通吊丝的孔洞直接泄漏到实验环境中,这已经完全不符合现在的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实验电炉,解决但是由于炉盖处的气流流速较高,致使有毒气体直接泄漏到实验环境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温实验电炉,包括炉架、设置在炉架内的实验炉体和设置在炉架上且位于炉体正上方用于采集实验炉体内实验样品重量变化数据的电子天平,所述实验炉体的圆形炉口上设置有圆形炉盖,所述圆形炉盖包括下排气室和位于下排气室上方的上排气室,所述下排气室的侧壁上径向对称设置有一个排气燃烧管和一个第一进气管,所述上排气室远离圆形炉口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所述上排气室和下排气室在远离圆形炉口的一面上的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用于将电子天平上的吊丝贯穿圆形炉盖的通孔。
通过在圆形炉盖的下排气室和上排气室分别设置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从而有效避免因圆形炉盖处的气流流速较高,致使实验有毒气体通过炉盖上用于连通吊丝的通孔直接泄漏到实验环境中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炉口上设置有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吊丝由耐高温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吊丝由钨丝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上排气室和下排气室上的通孔为圆形道角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燃烧管为斜向上设置在下排气室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温实验电炉,通过在圆形炉盖的下排气室和上排气室分别设置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从而有效避免因圆形炉盖处的气流流速较高,致使实验有毒气体通过炉盖上用于连通吊丝的通孔直接泄漏到实验环境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江油奇异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江油奇异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68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