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承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2486.7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7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申诗文;余健豪;邹鹏威;蔡富;褚志远;李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侯文龙;王灵灵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承台结构,包括:多个连续连接的预制砼板、垫层和基坑,所述垫层位于基坑内底部,且多个连续连接的预制砼板位于垫层上侧面边缘处,所述预制砼板包括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内侧中部设置有钢筋笼,且混凝土结构上下两边对称设置有第一角钢件,所述第一角钢件内侧壁垂直连接有定位钢筋,且定位钢筋与钢筋笼焊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砼板可以提前预制,能够避免砖胎模施工所需的砌砖、抹灰、养护等阶段,节约了大量现场施工时间,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承台的施工速度,显著缩短工期,且预制砼板可以实现标准化和高质量生产,从而保证了支模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承台结构。
背景技术
砖胎模施工方法是传统的混凝土承台施工方法之一,其实际做法是用标准砖以及水泥砂浆制作成模板,待有一定强度后,进行防水施工。由于是外防水,施工时须在垫层以及外壁上做防水层,且防水层要延伸出砖胎模顶,以便以后浇筑完混凝土后,防水层能上翻到混凝土底板垫层上。
这种施工方法需要经过砌砖、抹灰、养护等阶段,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以及时间资源,加之工人的作业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越来越不适应如今建筑行业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承台结构,以解决砖胎模施工方法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以及时间资源,加之工人的作业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承台结构,其包括多个连续连接的预制砼板、垫层和基坑,所述垫层位于基坑内底部,且多个连续连接的预制砼板位于垫层上侧面边缘处,所述预制砼板包括混凝土结构,所述混凝土结构内侧中部设置有钢筋笼,且混凝土结构上下两边对称设置有第一角钢件,所述第一角钢件内侧壁垂直连接有定位钢筋,且定位钢筋与钢筋笼焊接,上边所述第一角钢件内顶壁和下边所述第一角钢件内底壁均垂直连接有加固拉筋,上边所述第一角钢件上侧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吊耳,所述混凝土结构一侧边中部设置有连接凸块,且混凝土结构另一侧边中部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垫层上侧面与多个连续连接的预制砼板的内侧面铺设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内底部铺设有细石砼保护层,且防水卷材内侧面铺设有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承台结构,进一步:所述基坑内侧壁与多个连续连接的预制砼板的外侧面之间填充有与预制砼板等高的回填土,且多个连续连接的预制砼板和回填土上端面铺设有防尘细石砼薄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承台结构,进一步:两个相连的所述预制砼板的交界面满涂掺有建筑胶的水泥浆,所述无纺布与防水卷材之间涂有掺有建筑胶的水泥浆。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承台结构,进一步:所述连接凸块的两侧面背向对称设置有第二角钢件,且第二角钢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边和下边的第一角钢件焊接,所述连接凹槽内侧设置有槽钢件,且槽钢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边和下边的第一角钢件焊接,两个所述第二角钢件的面对面壁板之间的间距加厚度与连接凹槽内侧宽度相匹配,且第二角钢件的壁板宽度与连接凹槽内侧深度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承台结构,进一步:所述定位钢筋一端设置为直角弯折结构,且定位钢筋的直角弯折结构与第一角钢件内侧壁焊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承台结构,进一步:所述加固拉筋一端设置为直角弯折结构,且加固拉筋另一端设置为弯钩结构,所述加固拉筋的直角弯折结构与第一角钢件焊接,且加固拉筋的弯钩结构伸入混凝土结构内中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承台结构,进一步:所述吊耳采用圆滑钢筋弯折而成的开口朝下U型结构,开口朝下U型结构下部两端部对称弯折有外向直角弯折结构,且外向直角弯折结构底部与第一角钢件上侧面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2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货车通用车体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循环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