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泵转子槽内去毛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4939.X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2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顾军;王小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余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4 | 分类号: | B23D79/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转子 槽内去 毛刺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泵转子槽内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旋转组件以及与夹持旋转组件相对应的通槽组件,所述夹持旋转组件包括夹持底座以及设置在夹持底座上用于夹持转子的夹头,所述通槽组件包括通槽底座及设置通槽底座上的刀具安装座,所述刀具安装座对应夹头一端装设有至少2片通槽刀,所述刀具安装座与通槽刀之间设有驱动通槽刀进行伸展或收缩的通槽装置,所述通槽底座一侧设有使通槽刀在夹持旋转组件与通槽组件之间往复运动的通槽底座驱动组件,所述夹持旋转组件上设有驱动夹头旋转的旋转组件,从而高效、稳定、避免刮伤转轴的去毛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泵转子槽内去毛刺机构。
背景技术
油泵转子是汽车油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油泵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油泵转子在生产完成后,比较粗糙,对其使用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转子毛刺去除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对电转子去毛刺通常采用机械或人工用去毛刺刷刷除转子表面毛刺,但是对应转子槽内的毛刺现有技术还是采用人工手拿用刀片挂除,这种去毛刺方法效率低下,毛刺去除不彻底,去毛刺质量不稳定,且容易刮伤转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人工去毛刺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方式的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高效、稳定、避免刮伤转轴的对转子槽内毛刺进行去除的去毛刺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泵转子槽内去毛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旋转组件以及与夹持旋转组件相对应的通槽组件,所述夹持旋转组件包括夹持底座以及设置在夹持底座上用于夹持转子的夹头,所述通槽组件包括通槽底座及设置通槽底座上的刀具安装座,所述刀具安装座对应夹头一端装设有至少2片通槽刀,所述刀具安装座与通槽刀之间设有驱动通槽刀进行伸展或收缩的通槽装置,所述通槽底座一侧设有使通槽刀在夹持旋转组件与通槽组件之间往复运动的通槽底座驱动组件,所述夹持旋转组件上设有驱动夹头旋转的旋转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子通常有8个等分的转子槽,转子槽数量增加也大多在12,16等以4为倍数相增减,通过设置至少2个通槽刀,使转子只需选择4-8次对应8-16等分的转子槽,对于个别如9等分、10等分或其他等分的转子槽,也能通过3个、4个等多个通槽刀排布后进行通槽或对部分转子槽重复通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槽装置,使通槽装置夹持通槽刀进行自动化去毛刺,并通过夹头夹持转子,通过旋转组件带动转子规律转动,实现高速、高效的转子槽内去毛刺作业,具体如当对有8等分转子槽的转子进行槽内去毛刺时,将转子夹持在夹头上,通过旋转组件将转子槽与通槽刀相对应,对应后通槽刀通过通槽底座驱动组件插入到转子槽内,通过通槽装置伸展通槽刀,从而将转子槽内的毛刺从转子槽内带出,再通过通槽底座驱动组件与通槽装置使通槽刀复位后再次进行转子槽内去毛刺作业,当装配2片通槽刀时,通槽刀相对设置转子旋转4次进行去毛刺,当装配4片通槽刀时,通槽刀相对设置转子旋转2次进行去毛刺,当装配8片通槽刀时,只需通过通槽底座驱动组件与通槽装置完成一次工作就能实现高速去毛刺,整个过程机械化操作,上料可搭配机械臂上料或人工上料均能精准去除毛刺,提升产品竞争力。
上述的一种油泵转子槽内去毛刺机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装置包括手指气缸以及设置在手指气缸上的至少两个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上设有用于安装通槽刀的刀架,所述手指气缸通过气动夹爪带动刀架在手指气缸表面张开或锁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槽装置包括手指气缸,其中手指气缸包括两抓、三抓、四爪等多抓气缸,其气动夹爪通过气缸通气或抽气使气动夹爪分离或聚拢,在气动夹爪上安装刀架,并在刀架上装上通槽刀后,其中通槽刀还可以通过弹簧在刀架上浮动,使通槽刀能更对深浅不一的转子槽进行去毛刺处理,使手指气缸能带动通槽刀在手指气缸表面张开或锁紧,从而使通槽刀在插入转子槽内后张开,将毛刺从转子内去除,离开转子后,再通过气缸锁紧再次与转子槽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余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余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4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砂磨机冷却液快速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氯芬酸钾栓制备原料粉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