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脸部的美容保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5109.9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2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柏樟;李霈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碧波庭国际有限公司;刘柏樟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H9/00;A61H23/02;A61N1/36;A61N1/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芦***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脸部 美容 保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脸部的美容保健装置,包括美容棒、微电流产生模块、外接式负压器、连通管及导电线,美容棒具有输气通道、负压连接孔、可导电吸嘴及第一端口;微电流产生模块是设置在美容棒内且电性连接第一端口;外接式负压器与美容棒分离设置,且其包括壳体、负压驱控模块及第二端口,负压驱控模块包括输气管组件,输气管组件具有负压连通孔;连通管的二端连通负压连接孔和负压连通孔;导电线的二端连接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以此,可对脸部产生拉提、清洁和导出微电流的美容保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容保健装置技术,尤指一种用于脸部的美容保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外在的空气污染及工作压力,使得现代人的脸部肌肤极易显现出暗沈和松弛,再加上不当的保养方式,纵然是使用再高级昂贵的护肤产品,也无法完全被吸收于脸部肌肤,因此一般爱美人士,都一定要到美容的医美中心去美容,然而医美中心所使用的美容机的体积庞大,必须要有大空间供其摆放,更需要借助美容机操作人员现场操作,使用上极为不方便,而且,人们欲做美容时除了需要排时间去医美中心外,更需要长时间等待,既费时又费工,完全无法随身携带及自己在家动手做完成。
业者针对上述问题陆续开发出相关的产品,其中最为常见的莫过于带有震动效果的美容棒,其主要包括一棒体及装设在棒体内部的一震动器,以此透过震动器来带动棒体产生相应性的震动作用,再将棒体抵贴于脸部肌肤,进而达成脸部肌肤的按摩和舒压等效果。
然而,现有的美容保健装置及虽具有按摩和舒压的效果,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对于脸部的皮肤及其内的组织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运动,且在肌肤的活化和血液循环等各方面的改善更是付之阙如。且现有的美容保健装置大都仅具有单一功能,对于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必须要分别购买,如此将大幅度地增加用户的购置成本。所以,其已无法满足现有市场对美容保健装置的使用需求。
因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人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脸部的美容保健装置,其可对脸部产生拉提、清洁和导出微电流的美容保健效果,并且能够提升操作的容易度。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脸部的美容保健装置,包括一美容棒、一微电流产生模块、一外接式负压器、一连通管及一导电线,该美容棒的内部具有一输气通道,于该美容棒的二端分别设有连通该输气通道的一负压连接孔及一可导电吸嘴,在该负压连接孔的侧边设有一第一端口;该微电流产生模块是设置在该美容棒内部并且电性连接该第一端口;该外接式负压器与该美容棒分离设置,该外接式负压器包括一壳体及装设在该壳体内部的一负压驱控模块,该负压驱控模块包括一输气管组件,该输气管组件具有固定在该壳体的一负压连通孔,该外接式负压器还设有一第二端口;该连通管的二端分别连通该负压连接孔和该负压连通孔;该导电线的二端分别连接该第一端口和该第二端口;其中透过该负压驱控模块的运作,该可导电吸嘴能够对所述脸部的皮肤产生负压吸放,并且透过该微电流产生模块的电流的导出,该可导电吸嘴能够刺激所述脸部的皮肤产生三磷酸腺苷。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通过超音波产生模块的设置,透过压电片组件所产生的高频率震动,由可导电吸嘴传导至脸部的皮肤,高频率震动能够促使毛孔清洁与粉刺排除,并有助于皮肤导入保养品吸收的用途。利用防误触组件的设置,用户需手部碰触到美容棒的电容感应按压区,同时可导电吸嘴必须接触到脸部的皮肤,微电流功能才会启动以免误触,更增加使用的安全性。借助光波产生模块的设置,在照射于脸部的皮肤时,能够刺激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弹性与光泽。透过锥形灯杯对应于发光二极管的配置,让发光二极管所照射的范围更加均匀。通过负离子产生模块的设置,并且经由前端的负离子发射孔予以导出,可加强脸部的皮肤的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脸部的美容保健装置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美容棒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碧波庭国际有限公司;刘柏樟,未经碧波庭国际有限公司;刘柏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5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顶棚及汽车
- 下一篇:基于清洁能源的可移动浮式平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