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邻近地埋管线的钻孔减振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5479.2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8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鞠红旗;梁沛;梁世强;迟善钊;胡兆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F16F15/08;F16F15/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邻近 管线 钻孔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邻近地埋管线的钻孔减振布置结构,包括下半圆外壳,所述下半圆外壳的上端侧壁通过转动合页转动连接有与其配合的上半圆外壳,所述下半圆外壳与上半圆外壳的内壁均设有缓冲内壳,所述缓冲内壳与下半圆外壳以及上半圆外壳的内壁间设有缓冲间隙,所述缓冲内壳与下半圆外壳以及上半圆外壳的两端均通过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半圆外壳与上半圆外壳之间设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其可以对钻孔产生的震动进行有效的缓冲,使地埋管线得到较高的保护,大大降低钻孔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邻近地埋管线的钻孔减振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建筑的表面更加美观,以及地面使用率的提高,在建筑作业中一般都会将管线布置在墙体内部或者地面以下,这种安装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当墙面或者地面需要钻孔时,墙体与地面则会发生剧烈的震动,这种震动对于某些特殊管线线路会造成巨大的损害,甚至由于管线的膜裂而造成人生安全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邻近地埋管线的钻孔减振布置结构,其可以对钻孔产生的震动进行有效的缓冲,使地埋管线得到较高的保护,大大降低钻孔带来的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邻近地埋管线的钻孔减振布置结构,包括下半圆外壳,所述下半圆外壳的上端侧壁通过转动合页转动连接有与其配合的上半圆外壳,所述下半圆外壳与上半圆外壳的内壁均设有缓冲内壳,所述缓冲内壳与下半圆外壳以及上半圆外壳的内壁间设有缓冲间隙,所述缓冲内壳与下半圆外壳以及上半圆外壳的两端均通过隔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半圆外壳与上半圆外壳之间设有固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上半圆外壳侧壁的装置板所述装置板的侧壁设有通孔,所述下半圆外壳的侧壁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内螺纹孔,所述装置板的外壁设有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内螺纹孔内的螺钉。
优选地,所述缓冲间隙内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橡胶气囊。
优选地,所述缓冲内壳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缓冲内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海绵块。
优选地,所述下半圆外壳与上半圆外壳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表面设有橡胶薄层。
本实用新型中,其有益效果为:
1.设置的固定机构,在安装地埋管线时,将下半圆外壳放置到线槽内,然后将管线放置在缓冲内壳内壁的海绵块的表面,然后将上半圆外壳通过转动合页合在下半圆外壳的上端,然后将螺钉穿过通孔拧进内螺纹孔内,即可将管线安装完成,安装比较方便。
2.设置的下半圆外壳、上半圆外壳橡胶气与囊缓冲间隙,钻孔产生震动时,管线外壁的下半圆外壳与上半圆外壳则会吸收震动作用力,缓冲间隙以及其内部的橡胶气囊则会对震动进行隔离,大大减少震动对管线的震动损害。
3设置的缓冲内壳与海绵块,钻孔产生震动时,缓冲内壳与海绵块则对震动二次隔离,进一步缓冲震动,对管线的保护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邻近地埋管线的钻孔减振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邻近地埋管线的钻孔减振布置结构的轴向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邻近地埋管线的钻孔减振布置结构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半圆外壳、2上半圆外壳、3缓冲内壳、4橡胶气囊、5海绵块、6缓冲间隙、7隔板、8置板、9通孔、10螺钉、11内螺纹孔、12转动合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诚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54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手机辐射屏蔽罩
- 下一篇:一种智能维护提醒的晾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