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头铣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6189.X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9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亨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B28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铣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头铣刀。一种球头铣刀,包括:刀柄,所述刀柄一端延伸成刀头,所述刀头的前端成型有两条螺旋状刀刃,两条所述螺旋状刀刃在所述刀头的端部形成S型结构,所述刀头的头部为球型,所述刀头的芯厚为所述刀头外径的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铣刀,排屑槽的容积较大,可以将切屑快速排出,避免因切屑粘附在刀面和被加工面上,对切削刃和被加工表面产生摩擦和冲击,保证了加工表面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头铣刀。
背景技术
石墨是一种结晶形碳,具有耐高温、高强度的性质,可以作为耐火材料或用于制作模具,同时石墨导电性好,因此可以作为电极使用。但是由于石墨性脆,抗拉强度低,在切削过程中易生成微小切屑,切屑粘附在刀面和被加工面上,对切削刃和被加工表面产生摩擦和冲击,导致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磨损和被加工表面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球头铣刀加工石墨时加工表面精度低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头铣刀,包括:
刀柄,所述刀柄一端延伸成刀头,所述刀头的前端成型有两条螺旋状刀刃,两条所述螺旋状刀刃在所述刀头的端部形成S型结构,所述刀头的头部为球型,所述刀头的芯厚为所述刀头外径的62%。
两条所述螺旋状刀刃沿所述刀头的轴线对称分布。
所述螺旋状刀刃的第一周齿后角为18°-22°,第二周齿后角为28°-32°。
所述螺旋状刀刃的第一周齿后角为20°,第二周齿后角为30°。
所述螺旋状刀刃的第一端齿后角为21°-25°,第二端齿后角为33°-37°。
所述螺旋状刀刃的第一端齿后角为23°,第二端齿后角为35°。
所述螺旋状刀刃的周齿前角为2°-4°。
所述螺旋状刀刃的周齿前角为3°。
所述排屑槽的角度为105°-110°。
所述排屑槽的角度为11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铣刀,包括刀柄和刀柄一端延伸形成的刀头,刀头的前端成型有两条螺旋状刀刃,两条螺旋状刀刃在刀头的端部形成S型结构,刀头的头部为球型,刀头的芯厚为刀头外径的62%,增大排屑槽的容积,可以将切屑快速排出,避免因切屑粘附在刀面和被加工面上,对切削刃和被加工表面产生摩擦和冲击,保证了加工表面精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铣刀,两条螺旋状刀刃沿刀头轴线对称分布,保证了铣削过程中刀具受力均匀。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铣刀,螺旋状刀刃的第一周齿后角为20°,第二周齿后角为30°,第一端齿后角为23°,第二端齿后角为35°,周齿前角为3°,排屑槽的角度为110°,在保证刀具强度和加工精度的同时,增大容屑槽的体积,实现快速排屑,减小对切削刃和被加工表面产生摩擦和冲击,延长刀具使用寿命,保证被加工表面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F-F剖视图;
图3为图1中T-T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亨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亨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6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石墨烯灯具
- 下一篇:一种标签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