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秤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8347.5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谢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方舟创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G01G19/414;G01G19/42;G01G2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2 | 代理人: | 马腾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秤 称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秤称重系统,包括柜体、电子秤、垃圾桶、智能控制系统、摄像头、显示器、铰链、闭合板、柜门和遮雨顶棚,电子秤固定安装在柜体内的底部,垃圾桶位于柜体的内部,垃圾桶的底部与电子秤的顶部搭接,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储存模块、自动清零模块、手动清零模块、人机交互界面、登录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互联网通讯和语音播报模块。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对每次投方进行重新称重的目的,避免了称重数值出现重复往上叠加的现象发生,同时保证了每次称重数值的准确性,提高了垃圾桶的投放次数以及存储能力,而且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自动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秤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在目前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还不够高,大部分都是多种垃圾混合在一起进行丢弃,因此导致对于垃圾的分类处理带来严重负担,而分类垃圾桶则能够将配合人员使用进行分类存放,以此便于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使资源回收利用程度最大化。
而通过垃圾分类投放产生收益的方式更能提高分类的积极性,然而该种垃圾箱针对垃圾自身的计重方式确实难以进行,在垃圾投放后无法对再次投放的垃圾进行称重,两组称重数据出现合并的现象,导致承重无法达到准确化的要求,而以往的方式则是将垃圾桶内的垃圾清走,然后便于后续人员的再次投放,以此导致工作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值守,不仅降低了整体的自动化程度,而且及其占用劳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秤称重系统,达到了对每次投方进行重新称重的目的,避免了称重数值出现重复往上叠加的现象发生,同时保证了每次称重数值的准确性,提高了垃圾桶的投放次数以及存储能力,而且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自动化能力。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秤称重系统,包括柜体、电子秤、垃圾桶、智能控制系统、摄像头、显示器、铰链、闭合板、柜门和遮雨顶棚,所述电子秤固定安装在柜体内的底部,所述垃圾桶位于柜体的内部,所述垃圾桶的底部与电子秤的顶部搭接,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位于柜体上。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储存模块、自动清零模块、手动清零模块、人机交互界面、登录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互联网通讯和语音播报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子秤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储存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自动清零模块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手动清零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出端与登录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登录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互联网通讯通过以太网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和显示器均固定安装在柜体上,所述摄像头位于显示器顶部的上方位置,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登录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上开设有投放口,所述闭合板位于投放口的背面,所述闭合板的顶部通过铰链与柜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柜门通过合页活动安装在柜体上,所述柜门上固定安装有把手以及锁具。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上的右侧开设有通道孔,所述柜体内部的右侧设置有有害物质投放箱,所述通道孔位于有害物质投放箱的上方位置,所述柜体顶部的两侧分别与遮雨顶棚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秤称重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方舟创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方舟创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83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