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速器球垫及行星齿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8897.7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0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东;崔双好;刘祥环;沈洪军;田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F16H48/40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行星 齿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球垫及行星齿轮结构,通过将球垫外球面与差速器壳体内球面贴合,以增大球垫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减小差速器壳体与球垫外球面之间的压应力,来减小差速器壳体磨损量;通过使球垫内球面与行星齿轮线接触,使得行星齿轮相对于差速器壳体的转动主要发生在球垫与行星齿轮之间,从而实现将差速器的主磨损区限定在行星齿轮和球垫之间,以减少或避免差速器壳体磨损,延长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差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球垫及行星齿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差速器总成中,差速器壳体与行星齿轮之间设置有球垫,差速器壳体与球垫之间、以及球垫与行星齿轮之间相互接触,发生相对滑动,产生能量损失和磨损。由于差速器壳体材料常用铸铁、球垫和锥齿轮材料常用钢,相同条件下铸铁比钢的磨损量要大很多,即差速器壳体的磨损量比球垫和锥齿轮的磨损量大很多,容易造成锥齿轮外移,锥齿轮和半轴齿轮间隙增大,传动不稳定,进而导致差速性能下降,传动功能下降,甚至造成差速器损坏,引起失效,降低总成寿命。需要把减速器总成拆解,更换差速器壳体和更换专门配制的垫片,费时费工、成本高。
因此避免或减少差速器壳体的磨损能够延长差速器的使用寿命。
经专利检索,与本实用新型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专利:
1、申请号为“201510468122.8”、申请日为“2015.08.03”、公开号为“CN 106402325A”、公开日为“2017.02.15”、名称为“车桥差速器球面垫片”、申请人为“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提供提供一种车桥差速器中的球面垫片,该球面垫片的背面为与差速器壳接触的外凸球面,正面为与行星齿轮接触的内凹球面,球面垫片设有凹坑。凹坑不采用均匀分布的形式,内凹球面上划分为光面区域、凹坑区域,凹坑区域设有凹坑,光面区域上不设凹坑。放射状凹坑点阵呈扇形与光面间隔分布于球面垫片的凹面。扇形凹坑区域份数优选为1 ~ 30份,单份扇形凹坑区域中凹坑周向排列个数为1 ~ 30个,凹坑周向列与列之间的夹角相等,夹角为1°~ 20°;单份扇形区域中凹坑径向排列个数优选为1~ 30个,其径向间距为0.1mm ~ 10mm。凹坑的截面呈圆形,其坑口直径优选为0.1mm ~5mm,凹坑深度为0.01mm ~ -5mm。以减轻行星轮与球面垫的磨损和提高运行效率。
2、申请号为“CN201020626555.4”、申请日为“2010.11.26”、公开号为“CN201866213U”、公开日为“2011.06.15”、名称为“一种新型差速器垫片”、申请人为“青特集团有限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差速器垫片,所述差速器垫片表面均布有多个凹坑,差速器垫片采用PA1010合金材料。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差速器的工作可靠性与稳定性,将差速器垫片材料改为PA1010合金材料,表面许多微小的凹坑,可有效吸附油膜,配合面摩擦力减小30%左右,相对于以前的差速器垫片,耐磨损效果提高非常明显;通过改变差速器垫片的结构和材料,改善差速器润滑效果,提高了耐磨性,接合面形成一层油膜,减小了集合面阻力,且使垫片与差速器壳之间不能接触,有效的避免了垫片磨损;可直接通过模具冲压形成,一次成型,工艺简单,制造成本降低;润滑效果好。
3、申请号为“CN201320058643.2”、申请日为“2013.02.02”、公开号为“CN203098786U”、公开日为“2013.07.31”、名称为“带限滑结构的差速器总成”、申请人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一种带限滑结构的差速器总成,用于汽车车桥差速器制造。差速器左、右壳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行星齿轮通过十字轴与差速器右壳连接,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相啮合,行星齿轮轴向装有带有凸台的球面垫片,差速器壳体上设有对应的凹槽,半轴齿轮的轴向装有平面垫片,所述平面垫片与差速器壳体之间增设有碟簧,半轴齿轮在碟簧的作用下始终压在行星齿轮上。减少了冲击噪音;并且碟簧变形可以弥补各部件之间磨损量,延长维护周期。
上述专利均没有涉及差速器壳体比球垫及行星齿轮更容易磨损的技术问题,也没有给出减少或避免差速器壳体磨损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8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型钢墙梁转角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用差速器半轴齿轮平面垫片防转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