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叶轮钻平衡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9015.9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7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航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助之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8 | 代理人: | 吴红艳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平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轮钻平衡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转盘底板;所述转盘底板上安装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心位置安装有竖向的芯轴,芯轴的侧面套接有可换衬套,叶轮通过可换衬套安装在芯轴上;所述转盘的侧边安装有可换定位环;可换定位环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定位杆;所述转盘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套,定位杆伸入到定位套内实现转盘的定位。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安装钻模,只需要利用钻头直接进行钻孔,大大节约了钻孔的时间,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叶轮钻平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叶轮钻平衡孔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进出口之间存在压力差,从而产生轴向力,必须在叶轮上钻平衡孔,以平衡压力,传统的平衡孔加工方法都是采用钻模或者操作者随意加工。
这种传统的钻模方法,在遇到叶轮大批量加工的时候,生产效率低下。另外,如果操作者随意加工,平衡孔分布不均匀,造成叶轮各部位受力不均匀,运转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影响叶轮使用寿命。
鉴于此,我公司开发了一种叶轮钻平衡孔装置,采用转动和定位两种方式进行加工,且加工的平衡孔的位置是固定的,分布均匀,而且不需要安装钻模,只需要利用钻头直接进行钻孔,大大节约了钻孔的时间,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叶轮钻平衡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的缺陷。
一种叶轮钻平衡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转盘底板;所述转盘底板上安装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心位置安装有竖向的芯轴,芯轴的侧面套接有可换衬套,叶轮通过可换衬套安装在芯轴上;所述转盘的侧边安装有可换定位环;可换定位环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座,定位座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定位杆;所述转盘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套,定位杆伸入到定位套内实现转盘的定位。
优化的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竖向安装在底座上端面中心位置的下轴,下轴通过设置在其侧面的轴承活动连接转盘。
优化的方案,所述芯轴的上端设置有一段外螺纹,外螺纹上螺纹连接有芯轴压紧螺帽。
优化的方案,所述可换定位环与转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优化的方案,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横向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套接在定位杆上;所述定位孔的外侧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母;定位杆贯穿压紧螺母和弹簧,且弹簧设置在压紧螺母和定位孔之间;所述定位杆的内侧端部贯穿定位座。
优化的方案,所述定位座与底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优化的方案,所述底座与转盘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转盘可以转动,定位杆和定位套配合可以实现定位。钻孔前拉开拉手,转动转盘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拉手,定位杆插入到定位套内,实现定位,定位后操作钻头,进行叶轮固定位置的钻平衡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动和定位两种方式进行加工,且加工的平衡孔的位置是固定的,分布均匀,而且不需要安装钻模,只需要利用钻头直接进行钻孔,大大节约了钻孔的时间,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用性强。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航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航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90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密封静环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尘效果好的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