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体模具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9775.X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8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雷;张彦利;赵永尚;张全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中晶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10 | 分类号: | B62B3/10;B62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覃曼萍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模具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体模具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及其底部设置的用于移动的移动轮,所述支撑架上部两端固定有承重支撑杆,一侧所述承重支撑杆顶部固定有第一弧形块,另一侧所述承重支撑杆顶部设置有可以旋转的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二弧形块通过上部两侧开有的插槽插接有弧形盖板,本装置能更好的保护运输保温筒产品表面,起吊过程中可以避免保温筒产品出现凹陷等影响质量的问题,且使用方便,人员在操作时能更好的保障操作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体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体模具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单晶炉的预制体保温筒在制作完成后,需将预制体保温筒模具从刺筒机取下,运送到脱模作业处进行脱模作业,以往在搬运模具时使用手动叉车,但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模具上的保温筒产品为圆形会存在滚动现象,需加装垫块来进行稳固,容易对产品造成凹陷及破坏表面。
同时在运送到脱模区时需要使用行车进行垂直吊装,在进行起竖模具时,产品一侧与叉车铲为支撑点,在拉起时接触点容易造成产品凹陷,拉起时无固定装置模具易发生摇摆,对操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体模具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制体模具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及其底部设置的用于移动的移动轮,所述支撑架上部两端固定有承重支撑杆,一侧所述承重支撑杆顶部固定有第一弧形块,另一侧所述承重支撑杆顶部设置有可以旋转的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二弧形块通过上部两侧开有的插槽插接有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的顶部固定有敲击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底部固定有与旋转槽旋转连接的旋转块,所述旋转槽设置在与第二弧形块对应承重支撑杆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承重支撑杆的两侧通过斜支撑杆与支撑架斜拉固定。
优选的,所述弧形盖板的两侧设置有与插槽配合的插块。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更好的保护运输保温筒产品表面,起吊过程中可以避免保温筒产品出现凹陷等影响质量的问题,且使用方便,人员在操作时能更好的保障操作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运输状态示意图;
图中:支撑架1、移动轮2、承重支撑杆3、斜支撑杆4、第一弧形块5、第二弧形块6、插槽7、弧形盖板8、插块9、敲击块10、旋转块11、旋转槽12、模具13、保温筒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预制体模具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1及其底部设置的用于移动的移动轮2,所述支撑架1上部两端固定有承重支撑杆3,一侧所述承重支撑杆3顶部固定有第一弧形块5,另一侧所述承重支撑杆3顶部设置有可以旋转的第二弧形块6,所述第二弧形块6通过上部两侧开有的插槽7插接有弧形盖板8,所述弧形盖板8的顶部固定有敲击块10。
所述第二弧形块6的底部固定有与旋转槽12旋转连接的旋转块11,所述旋转槽12设置在与第二弧形块6对应承重支撑杆3的顶部。
所述承重支撑杆3的两侧通过斜支撑杆4与支撑架1斜拉固定。
所述弧形盖板8的两侧设置有与插槽7配合的插块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中晶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中晶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9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章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节打磨角度的砂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