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颈枕内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9993.3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9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谭有福;王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三匠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79 | 分类号: | B60N2/87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103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颈枕内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颈枕内芯,涉及颈枕领域,其包括拱形的后颈枕部,后颈枕部的两端向前延伸设置有侧颈枕部,后颈枕部上贯穿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设置透气孔增大后颈枕部的通透性,使得颈部产生的汗液以及热气可以沿着透气孔排出,降低闷热感,保持颈部的干爽,提高颈枕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颈枕内芯。
背景技术
颈枕是枕在脖子下的一种枕头,其主要作用就是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其中汽车颈枕是颈枕的一种,一个舒适的颈枕可有效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它可以降低驾驶员的颈静脉的压迫,减缓疲劳,有利于安全驾驶。
授权公告号为CN2051809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护颈枕,该护颈枕包括U型枕体,其中 U型枕体包括后颈部枕体以及分别位于后颈部枕体两端的侧颈部枕体,后颈部枕体以及两个侧颈部枕体的上表面的中部分别具有后颈部支撑体以及侧颈部支撑体。
当驾驶员使用上述颈枕时,常常采用后颈部枕体支撑颈部,采用侧颈部枕体支撑颈部的两侧。但是当使用上述颈枕时,由于U型枕体包覆使用者的颈部,因此颈部产生的汗液以及热气不能及时排出,导致使用者感觉到闷热,从而降低了颈枕的使用舒适度,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颈枕内芯,具有高使用舒适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颈枕内芯,包括拱形的后颈枕部,所述后颈枕部的两端向前延伸设置有侧颈枕部,所述后颈枕部上贯穿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颈枕时,利用后颈部枕体支撑颈部,采用侧颈部枕体支撑颈部的两侧。与此同时,通过设置透气孔增大后颈枕部的通透性,使得颈部产生的汗液以及热气可以沿着透气孔排出,降低闷热感,保持颈部的干爽,提高颈枕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所述透气孔位于所述后颈枕部的中部位置,且沿所述后颈枕部的纵向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透气孔沿后颈枕部的纵向方向均匀分布,并位于后颈枕部的中部位置,因此在使用时,透气孔的排布方向刚好符合使用者的颈部长度,因此实现人体颈部的多位置透气散热,降低闷热感,保持颈部的干爽,提高颈枕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气孔靠近所述后颈枕部表面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孔径呈渐缩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于透气孔由前到后呈渐缩状,因此当靠压后颈枕部时,透气孔内将产生负压,并自动将颈部产生的汗液以及热气快速吸至透气孔内,加速汗液以及热气的排放速率,同时提高了颈枕的散热效果和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后颈枕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凸棱,所述凸棱沿所述后颈枕部的纵向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凸棱对颈部进行抵触和支撑,起到一定的按摩效果,降低颈部的劳累和疲倦,提高整个颈枕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凸棱上均横向贯穿设置有一对相互连通的透气槽,一对所述透气槽沿所述凸棱的纵向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气槽,在满足凸棱的支撑和按摩的前提下,提高凸棱的通透性,保证汗液以及热气的高效排放速率,降低闷热感,保持颈部的干爽,提高颈枕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气槽和所述透气孔呈错位状设置,并且所述透气槽对准相邻两个所述透气孔之间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三匠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三匠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9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交叉感染的口罩盒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涵洞定位与临时支撑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