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81384.1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0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印;刘央;董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印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21/08;F28F19/00;F28F19/01;F28F1/20;F24D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0625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主动 防腐材料 复合型 散热器 | ||
1.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包括隔离管(1)和滤水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1)内侧连接有散热管(2),且散热管(2)外壁分布有散热片(3),所述隔离管(1)一端连接有进水口(4),且隔离管(1)另一端固定有出水口(5),所述滤水机构(6)设置于进水口(4)内部,且滤水机构(6)外端连接有热水管(7),所述隔离管(1)背面固定有挂孔(8),且挂孔(8)内部贯穿有挂钩板(9),所述挂钩板(9)内部贯穿有螺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2)包括紫铜管(201)、不锈钢管(202)和铝合金主水管(203),且紫铜管(201)外壁包裹有不锈钢管(202),所述外壁连接有铝合金主水管(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管(201)外表面与不锈钢管(202)内表面相贴合,且不锈钢管(202)外表面与铝合金主水管(203)内表面相贴合,而且紫铜管(201)内表面呈光滑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之间关于散热管(2)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散热管(2)呈等距离均匀分布于隔离管(1)内部,而且散热片(3)与散热管(2)之间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1)之间关于散热管(2)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隔离管(1)与散热管(2)之间呈过盈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机构(6)包括滤水盒(601)、左螺纹端(602)、左螺纹连接件(603)、右螺纹端(604)、右螺纹连接件(605)、煤渣层(606)、晴纶绵层(607)和离子交换树脂层(608),且滤水盒(601)左侧固定有左螺纹端(602),所述左螺纹端(602)内部连接有左螺纹连接件(603),所述滤水盒(601)右侧固定有右螺纹端(604),且右螺纹端(604)外壁连接有右螺纹连接件(605),所述滤水盒(601)内部固定有煤渣层(606),且煤渣层(606)一侧设置有晴纶绵层(607),所述晴纶绵层(607)一侧安置有离子交换树脂层(60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螺纹连接件(603)与左螺纹端(602)之间呈螺纹连接,且左螺纹连接件(603)与热水管(7)之间呈螺纹连接,而且左螺纹连接件(603)内表面与热水管(7)外表面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螺纹连接件(605)与右螺纹端(604)之间呈螺纹连接,且右螺纹连接件(605)与进水口(4)之间呈螺纹连接,而且右螺纹连接件(605)外表面与进水口(4)内表面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渣层(606)、晴纶绵层(607)与离子交换树脂层(608)均呈倾斜状等距离分布于滤水盒(601)内部,且煤渣层(606)、晴纶绵层(607)与离子交换树脂层(608)之间相互交错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主动防腐材料复合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板(9)通过螺栓(10)构成固定结构,且隔离管(1)通过挂孔(8)与挂钩板(9)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而且挂钩板(9)表面挂钩的外口结构尺寸与挂孔(8)的内口结构尺寸相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印,未经刘洪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13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制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减震器防尘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