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包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81820.5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9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潘学云;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山平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术后 护理 包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包扎装置,包括前片,所述前片的两端分别缝制有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所述前片与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的下摆连接有松紧布,所述前片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门襟,且门襟上缝制有纽扣,所述门襟的顶部缝制有翻领。装置采用穿戴式的包扎结构,以弥补传统固定带在捆绑时容易松动,调节捆绑松紧时不便,以及医护人员在后期进行检查时需要反复拆除和捆绑的复杂操作等问题,本装置整体为一个衬衣结构,同时为了节约成本采用短袖和半截衬衣的结构,一般包扎时间都比较长,因此短袖和半截衬衣可以把不需要保护的肌肤暴露在外以防止由于包扎不透气而带来的皮肤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病人进行胸外科手术后,根据刀口愈合情况要用固定带进行捆绑定位不仅可以加速愈合,同时还能防止伤口受到外界细菌的感染,为伤口的愈合提供了帮助。
目前使用的固定带仅是进行简单捆绑不仅很容易松动,而且在调节捆绑的松紧时极为不便,另外,医护人员在进行术后伤口护理时,需要经常进行反复拆除和捆扎操作,极为麻烦,并且在反复的拆卸和包扎时,容易对伤口附近的肌肉产生拉扯,严重影响了创口的复原速度。不仅使得医疗效果变差,同时还影响了病人的康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包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包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术后护理用包扎装置,包括前片,所述前片的两端分别缝制有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所述前片与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的下摆连接有松紧布,所述前片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门襟,且门襟上缝制有纽扣,所述门襟的顶部缝制有翻领,所述前片和第一后片以及第二后片的缝合处缝制有短袖,所述前片外表面贴合有气囊,且前片的内侧贴合有贴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为连续式柱状结构,且气囊等距排列在前片的外表面,所述气囊的长度为前片长度的三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的一侧连接有对接管,且对接管为硅胶构件,所述对接管的末端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设有按捏囊,且按捏囊的尾部嵌合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开设有镂空,并且镂空共开设有三个,所述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的镂空内部缝制有透气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后片和第二后片的边缘处交错缝制有魔术贴,且第一后片的魔术贴缝制在其上下两端,第二后片的魔术贴缝制在其中心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贴片在前片内侧上的贴合点与气囊在前片外表面上的贴合点重合,所述贴片的面积是气囊面积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贴片和前片的贴合面设有不粘胶,且贴片的另一面设有消毒棉布,所述消毒棉布的外侧中心处贴合有止血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山平,未经刘山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1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材复合板材
- 下一篇:一种安全型负压吸引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