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的镊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81866.7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茵;陈功星;谢恬;方晓明;陈大竞;赵起超;朱静怡;胡兰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B25B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刘元慧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 安全 无菌 操作 镊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的镊子,包括尾部及由尾部朝同一方向对称延伸的镊臂、圈口部及口部,镊臂由过渡部及延伸部组成,过渡部的宽度及厚度保持一致,延伸部为中间宽两头窄的形状,且靠近圈口部的延伸部其收缩度大于延伸部的另一端,圈口部由两个半弧形组成,且两个半弧形的内壁及口部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齿纹,相邻内齿纹之间的间距为0.05‑0.1cm。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圈口部及口部,在夹持生物培养瓶盖、离心管盖、试管等圆杆状物件时,给予其多个着力点,固定被夹物,方便开启和闭合,减少打滑、半途脱离现象的发生,且镊子圈口部可以火焰烧灼灭菌和固定,以及放置不接触柜面保持无菌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镊子,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的镊子。
背景技术
生物医学研究常需要继续无菌培养工作,包括细菌、细胞培养等,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菌、细胞培养在药物研究与开发、新药筛选、疫苗研究与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单克隆抗体制备、疫苗生产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生物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细菌、动物细胞的培养技术已向着大型化、自动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细胞培养,无论是一直被用作肿瘤模型,并为癌症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二维(2D)肿瘤细胞系培养和动物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物(PDTXs),还是最近关于类器官的研究(允许在一个模拟内源性细胞组织和器官结构的环境中进行组织生物学、发育、再生、疾病建模、器官移植技术改良、药物发现/疗效评估以及毒理学的研究)都离不开实验室最基础、最常用的细胞培养。
在实验室细菌、细胞培养安全柜无菌操作过程中,经常发现没有适合夹持培养瓶盖、离心管盖、试管等圆杆状物件的镊子,且需要反复过火焰烧灼杀灭和固定细菌,以确保无菌操作。常规的平口镊子在使用时常遇到无法方便夹持径口较大的盖子、试管等圆杆状物件的问题,在夹持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被夹物打滑甚至半途脱离的现象。虽然市场上镊子产品较多,也有镊子专利比如专利号CN201220454768公开的的镊子产品,用于夹持毛细管(通常直径1-2mm),其结构凹槽仅用于安装海绵,既不能火焰烧灼灭菌和固定,又不能夹持瓶子、试管,是不方便用于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细菌、细胞无菌操作的,虽然均为镊子产品,但实际应用的场景完全不同,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明显区别,不是惯用手段的直接置换。本案例创造性的设计了大口径、防滑齿纹、中间宽尾部重(便于消毒后放置柜面口部上翘,保持无菌状态)、薄过度部的特性,这些组合在一起的性能未见同类物品。针对生物安全柜中无菌操作的现有的镊子产品,大多存在使用不便,使用灵活性低,使用时在加大了污染可能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因此,设计一款用于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的镊子十分有必要,本实用新型产品兼具了常用镊子的功能,又具备了另外的特殊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使用灵活度高的用于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的镊子。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的镊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尾部及由尾部朝同一方向对称延伸的镊臂、圈口部及口部,所述镊臂由过渡部及延伸部组成,所述过渡部的宽度及厚度保持一致,所述延伸部为中间宽两头窄的形状,且靠近圈口部的延伸部其收缩度大于延伸部的另一端,所述圈口部由两个半弧形组成,且两个半弧形的内壁及口部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齿纹,相邻内齿纹之间的间距为0.05-0.1cm。
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的镊子,其特征在于该镊子全长15-20cm,整体宽度在0.3-1.2cm,闭合厚度为0.3-0.5cm。
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之间有0.1-0.2cm的间隙,且其厚度为0.1cm,呈10-20度角自然张开同步延伸2cm与延伸部连接。
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的镊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占整个镊子长度的三分之一,并加厚至0.2cm,其最宽处为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1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模板紧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镍钴铝分离机用下料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