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鼠实验单人操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83285.7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8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卢翠洁;刘玲;陈旭;陈帅;薛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9/02 | 分类号: | B01L9/02;A61D9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夏柯双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鼠 实验 单人 操作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鼠实验单人操作台,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柱、可旋转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网状工作台以及可拆卸设置在网状工作台上的罩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大鼠放置在网状工作台上,并用罩体将大鼠罩住,罩体与网状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方便随时固定或取下大鼠,网状工作台可带动罩体整体转动,使用时翻转网状工作台使大鼠腹部朝上,即可一人完成多项相关实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台,尤其涉及一种大鼠实验单人操作台。
背景技术
实验用大鼠是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动物实验常用的实验动物。现有大鼠实验中,没有适合单人操作的实验台,因为大鼠属于活体动物,行动具有不可自控性,因此会对实验操作产生干扰,甚至咬伤操作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的大鼠实验单人操作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大鼠实验单人操作台,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柱、可旋转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网状工作台以及可拆卸设置在网状工作台上的罩体。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柱上设有横向贯穿的通孔,通孔内设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设有网状工作台,另一端设有操作把手,支撑柱内设有被动齿轮,旋转杆上设有与被动齿轮配合的主动齿纹。
优选的,沿所述被动齿轮的圆心均匀设有若干小孔,支撑柱上设有与所述小孔配合的锁定孔,锁定孔内设有锁定栓。
优选的,所述的网状工作台为铁丝网。
优选的,所述的罩体底部开口,罩体底部四周设有一号孔,所述一号孔的侧壁上设有二号孔,二号孔内设有弹簧和锁舌,弹簧的一端与二号孔底面固定,另一端与锁舌固定,罩体内通过滑轨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号杆和二号杆,一号杆与二号杆上均设有齿纹,罩体内还设有与一号杆及二号杆的齿纹同时配合的调节齿轮,一号杆的一端伸出罩体外部,且伸出罩体的部分设有按钮,二号杆远离按钮的一端与锁舌底部固定,网状工作台上设有与一号孔配合的卡块,卡块同时与锁舌配合,卡块上设有弧形顶头及卡阶。
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底座上还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有螺纹柱,螺纹柱的一端设有调节把手,另一端设有防滑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柱为可伸缩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大鼠放置在网状工作台上,并用罩体将大鼠罩住,罩体与网状工作台可拆卸连接,方便随时固定或取下大鼠,网状工作台可带动罩体整体转动,使用时翻转网状工作台使大鼠腹部朝上,即可一人完成多项相关实验。
(2)锁定栓插入锁定孔以及小孔实现网状工作台转动的锁止,方便操作人员将网状工作台旋转到任意合适的角度进行试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杆与被动齿轮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主动齿纹与被动齿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罩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锁舌与卡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罩体,3-网状工作台,4-卡块,5-调节把手,6-螺纹柱,7-防滑支撑板,8-底座,9-万向轮,10-操作把手,11-旋转杆,12-主动齿纹,13-被动齿轮,14-小孔,15-锁定孔,16-锁定栓,17-一号孔,18-按钮,19-锁舌,20-一号杆,21-二号杆,22-调节齿轮,23-二号孔,24-弹簧,25-滑动齿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未经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3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隐藏式台灯
- 下一篇:一种配电线路检修施工用组合式抱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