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遮阳棚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84907.8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3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义平;姜华平;徐英芬;朱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343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遮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遮阳棚,涉及遮阳棚的技术领域,包括箱型框架,箱型框架呈长方体框架结构,箱型框架的顶部形成长侧边和短侧边,箱型框架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两车轮,箱型框架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两支撑脚;悬挑顶棚,悬挑顶棚呈平面框架结构,悬挑顶棚沿横向安装在箱型框架顶部的一长侧边上,悬挑顶棚和箱型框架的上表面绑扎有遮阳网。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遮阳棚可以移动,改善了作业环境,方便作业人员短暂休息、补水,节省了人员来回固定休息区域时间,进而有效防止中暑的发生,提高了工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棚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遮阳棚。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施工场区遮阳棚,通常设置在离工人作业区外一段距离的固定休息区,固定休息棚内放置饮用水等防暑用品,在炎热天气露天作业的工人受太阳的照射,易发生中暑等危及人员健康的不良后果,需要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必要的休息、补水,固定休息区与现场作业区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作业时间上的浪费。
如果在作业区内设置固定遮阳棚,由于工人在施工场区内作业在一定范围内位置是变动的,要使遮阳区域全覆盖,固定遮阳棚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另外固定遮阳棚会造成场地上的占用,影响场区的有效使用空间。针对上述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不足之处,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遮阳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工人作业环境差、降低工效等的技术问题,使得遮阳棚既不会固定占用场区使用功能,又改善了作业环境,方便作业人员短暂休息、补水,节省了来回固定休息区域时间,进而有效防止中暑的发生,提高了工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遮阳棚,包括:
箱型框架,所述箱型框架呈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箱型框架的顶部形成长侧边和短侧边,所述箱型框架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两车轮,所述箱型框架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两支撑脚;
悬挑顶棚,所述悬挑顶棚呈平面框架结构,所述悬挑顶棚沿横向安装在所述箱型框架顶部的一长侧边上,所述悬挑顶棚和所述箱型框架的上表面绑扎有遮阳网。
上述的移动遮阳棚,其中,所述箱型框架的一侧面上设置沿横向联系杆,所述联系杆上固定有两把手。
优选地,两所述把手均采用方钢管。
上述的移动遮阳棚,其中,所述箱型框架内安装有工具箱,所述工具箱位于所述箱型框架内远离所述悬挑顶棚的一侧。
上述的移动遮阳棚,其中,所述箱型框架和所述悬挑顶棚均由多个钢方管焊接而成。
上述的移动遮阳棚,其中,所述两车轮和所述两支撑脚在所述箱型框架的底部呈矩形阵列。
上述的移动遮阳棚,其中,所述箱型框架的长度和所述悬挑顶棚的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遮阳棚可以移动,改善了作业环境,方便作业人员短暂休息、补水,节省了人员来回固定休息区域时间,进而有效防止中暑的发生,提高了工效。
2、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遮阳棚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遮阳棚的侧视方向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遮阳棚的把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遮阳棚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型框架;2、悬挑顶棚;3、车轮;4、支撑脚;5、把手;6、工具箱;7、遮阳网;8、联系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4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筛
- 下一篇:一种石墨电极抗氧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