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87656.9 | 申请日: | 202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梦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彩云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据 迁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装置,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的表面对称开设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的内部设置有隐藏把手,所述隐藏把手与把手槽卡合连接,所述把手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旋槽,所述隐藏把手的端部对称固定有旋块,所述旋块与旋槽旋转连接,所述旋块的表面对称固定有卡槽,所述旋槽的内壁对称固定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卡槽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隐藏把手,使得在需要移动服务器时,可以通过设计的旋槽、旋块、卡槽和卡扣方便快捷的把隐藏把手从把手槽内部旋出,相比较现有的技术,大大方便了服务器的移动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迁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装置。
背景技术
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更适合数据迁移的设备。
现有的数据迁移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数据迁移装置表面固定有把手,现有的把手是固定一体式结构,使得数据迁移装置看起来十分不美观,且把手较为碍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数据迁移装置表面固定有把手,现有的把手是固定一体式结构,使得数据迁移装置看起来十分不美观,且把手较为碍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装置,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的表面对称开设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的内部设置有隐藏把手,所述隐藏把手与把手槽卡合连接,所述把手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旋槽,所述隐藏把手的端部对称固定有旋块,所述旋块与旋槽旋转连接,所述旋块的表面对称固定有卡槽,所述旋槽的内壁对称固定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卡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壳,所述服务器与外壳卡合连接,所述服务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外壳的内侧对称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槽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块的端部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槽的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隐藏把手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隐藏把手的端部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服务器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部等距离设置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隐藏把手,使得在需要移动服务器时,可以通过设计的旋槽、旋块、卡槽和卡扣方便快捷的把隐藏把手从把手槽内部旋出,相比较现有的技术,大大方便了服务器的移动工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连接槽,使得在需要把服务器放置到外壳内部时,可以通过设计的连接槽、连接块、滑槽和滑块便捷的进行连接,相比较现有的技术,大大方便了服务器与外壳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服务器;2、把手槽;3、隐藏把手;4、旋槽;5、旋块;6、卡槽;7、卡扣;8、外壳;9、连接槽;10、连接块;11、滑槽;1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梦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梦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87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设备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致冷件余热发电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