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90246.X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9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谭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伟龙印刷制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伍丹峰 |
地址: | 5109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印式柱镜 光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柱镜光栅板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包括基材板,所述基材板的上端面喷印有柱镜光栅体,所述柱镜光栅体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第一耐磨层、第二耐磨层和柔性层,所述柔性层通过透明粘合剂与柱镜光栅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层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耐磨层,所述第二耐磨层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耐磨层,所述基材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图画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层、透明玻璃和防潮层,能够显著提高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的耐磨性能,提高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的展示效果,具有良好的防潮功能,提高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镜光栅板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
背景技术
柱镜光栅立体画是利用人眼的视差原理,从不同角度拍摄,将不同角度的像素记录在承印材料上,再借助于光栅材料的复合,使人观察到的图画是立体的图画。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0009455.2;公开了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喷印式柱镜光栅3D画及其制作方法,其在透明基材板正面上,按所选定的区域,以透明UV光油为喷印液,使用UV平板打印机进行3-6次线性重复地喷印、固化制作柱镜区;并且初次喷印线密度为10-50线/英寸,初次喷印线宽为0.5-2.4mm进行等距喷印;而后维持同等线密度,喷印线宽次第收缩6%-15%,进行同位置重复喷印、固化,制得所述的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并可以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的柱镜区的轮廓、线排布进行比对,在背面直接印制光栅纹理形成光栅纹理区,或将在底版层印制对应的光栅纹理后,贴覆至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背面,制得喷印式柱镜光栅3D画。该种方式能够进行喷印柱镜光栅板件,但是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喷印式柱镜光栅3D画表面刮花现象严重,影响喷印式柱镜光栅3D画的展示效果,同时该种方式不便对喷印式柱镜光栅3D画进行良好的防潮处理,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受潮的现象,进而影响3D图画的质量,降低喷印式柱镜光栅3D画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的喷印式柱镜光栅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防潮性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包括基材板,所述基材板的上端面喷印有柱镜光栅体,所述柱镜光栅体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第一耐磨层、第二耐磨层和柔性层,所述柔性层通过透明粘合剂与柱镜光栅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层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耐磨层,所述第二耐磨层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耐磨层,所述基材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图画层,所述图画层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包括泡棉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泡棉层的上端面与图画层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泡棉层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耐磨层为PET保护膜,所述第二耐磨层为二氧化硅耐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层为石墨烯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水层为丙烯酸乳液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为纳米防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泡棉层为聚乙烯层、聚乙烯珍珠层、聚氨酯层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层和防潮层均为透明材料层,所述透明粘合剂为光学透明胶。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印式柱镜光栅板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伟龙印刷制版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伟龙印刷制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0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