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92587.0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8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姚辰;苏再为;魏强;林伟明;杜正勇;王惠苗;王露予;徐文辉;叶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47/04 | 分类号: | B23D47/04;B23D51/04;B23D57/00;B23Q3/00;B23D5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214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航天 导管 余量 切除 设备 | ||
1.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包括机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2)上安装有角度调整装置(3)、切割装置(8)、导管夹持装置(9)和拖板机构(5),拖板机构(5)上安装有定位装置(6)和平口装置(7),定位装置(6)和平口装置(7)一前一后设置,拖板机构(5)和导管夹持装置(9)一左一右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夹持装置(9)安装在机身(2)的工作台(22)上,导管夹持装置(9)包括第一夹持座(901)、第二夹持座(902)、第三夹持座(903)、第四夹持座(904)和夹持装置基座(906),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前后相对设置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并且两者前后配合夹持导管(1),第三夹持座(903)和第四夹持座(904)前后相对设置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并且两者前后配合夹持导管(1),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三夹持座(903)左右间隔设置,第二夹持座(902)和第四夹持座(904)左右间隔设置,第三夹持座(903)和第四夹持座(904)位于夹持装置基座(906)靠近废料滑槽(21)的一侧,夹持装置基座(906)在第三夹持座(903)和第四夹持座(904)之间设有废料滑坡(915),第一夹持座(901)固定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第二夹持座(902)通过夹持电机(908)/第三夹持气缸(916)驱动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前后滑动,第三夹持座(903)通过第一夹持气缸(905)驱动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前后滑动,第一夹持气缸(905)的移动端与第三夹持座(903)铰接,第四夹持座(904)通过第二夹持气缸(907)驱动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上前后滑动,第二夹持气缸(907)的移动端与第四夹持座(904)铰接,其中,切割装置(8)在第二夹持座(902)和第四夹持座(904)之间进刀切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909)、第二连杆(910)和夹持电机(908)/第三夹持气缸(916)的移动端共用一个铰接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电机(908)/第三夹持气缸(916)的移动端倾斜向下运动实施夹持导管,此时,第一连杆(909)的上端与夹持电机(908)/第三夹持气缸(916)的移动端铰接,第一连杆(909)的下端与夹持装置基座(906)铰接,第二连杆(910)的上端与第二夹持座(902)铰接,第二连杆(910)的下端与夹持电机(908)/第三夹持气缸(916)的移动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座(901)、第二夹持座(902)、第三夹持座(903)和第四夹持座(904)上均安装有用于接触夹紧导管(1)的夹具块,夹具块呈半环状,夹具块的内侧面为半圆形的夹持槽,前后相对的两个夹具块配合形成容纳导管(1)端部直线段的夹持孔(1013),夹具块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定位凸起,相应地,在夹持座上设有与夹具块的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固定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基座(906)通过转轴(913)安装在工作台(22)上并且能够转动,第一夹持座(901)和第二夹持座(902)夹持导管(1)后,导管(1)的管端直线段的轴心线与转轴(913)的轴线相交并且相交点位于切割装置(8)的进刀切割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导管余量切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装置(3)包括齿轮(302),该齿轮(302)与设置在夹持装置基座(906)一侧的弧形齿(911)啮合传动,齿轮(302)由转动驱动装置驱动转动,该弧形齿(911)呈圆弧形并该圆弧形的圆心位于转轴(913)的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25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