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射增压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94052.7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3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母荣新;李永东;张西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同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8 | 分类号: | C10K1/08;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射增压吸收器,属于脱硫技术领域,包括液体进口、引射室、吸气口、喷嘴、收缩管、喉管、扩散管、尾管、出口管等组成。液体进口、引射室、喷嘴、收缩管、喉管、扩散管、尾管在一条中心线上。引射增压吸收器的上部为引射室,液体进口位于引射室内部,与引射室同心,液体进口末端设有喷嘴。引射室侧部连接吸气口,吸气口与引射室垂直。引射室下部依次连接收缩管、喉管、扩散管、尾管,均与引射室同心。引射增压吸收器末端连接出口管,与水平面成135°角。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制作成本低、吸收率高、易操作维修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射增压吸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绝大部分煤气化装置的煤气脱硫单元,大都采用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中,并且绝大多数采用填料塔型。填料塔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气液两相接触并进行传质的塔设备,有着结构简单,操作弹性大,运行稳定,便于制造等优点。
对于H2S含量≤1500mg/Nm3的煤气,单台填料塔即可比较容易的处理到20mg/Nm3以下。但是,当H2S含量超过1500mg/Nm3,达到2000mg/Nm3时,单靠一台填料塔处理到20mg/Nm3以下就比较困难。
要达到H2S含量≤20mg/Nm3的排放指标,原来的技术设计通常采取以下两方面:一是增加串联一台空塔(或填料塔);二是单台填料塔增加填料高度,增加喷淋量;
但其缺点是:串联一台空塔(或者填料)动力消耗高、运行费用大;增加填料层高度更容易造成堵塔的风险,致使系统阻力大、最终会导致动力消耗高、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装置的规模大型化,使应用于湿法脱硫的填料塔塔径越来越大,这样不仅原来存在的缺点更加突出(由于塔径大,溶液循环量大,操作调节比较困难);同时,对于气体和液体的分布与再分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引射增压吸收器基于此,该吸收器装在填料塔进口煤气管道上,配合一台填料塔使用。该引射增压吸收器的 H2S脱除率可以达到30%~60%,加上填料塔内气液吸收,可以保证 H2S脱除率达到99%以上。同时该设备具有增压效果,可将引射气体增压0~250mm水柱;适用于煤制气装置的低压煤气脱硫净化系统,特别适用于煤气站脱硫的低压煤气(煤气压力10kPa以下)的H2S 的脱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射增压吸收器,包括液体进口管、引射室、吸气口、喷嘴、收缩管、喉管、扩散管、尾管和出口管,所述引射室内部有末端带喷嘴的液体进口管,引射室下端依次连接收缩管、喉管、扩散管、尾管和出口管;收缩管直径逐步缩小至与喉管相同,扩散管直径逐步扩大直至与尾管直径相同;尾管下连接一个弯折向填料塔的出口管。
进一步的,所述引射室侧面开设有吸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喷头为单孔或多孔。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位于收缩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进口管、引射室、喷嘴、收缩管、喉管、扩散管和尾管在一条中心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管包含弯折段和水平段,弯折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5°,水平段与填料塔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同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泰安同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4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铝镁合金表面仿木纹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胸外科用多功能护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