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髋关节脱位翻身枕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96586.3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7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燕枝;郁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5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陈俊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髋关节 脱位 翻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髋关节脱位翻身枕,包括底座和置身座,所述底座和置身座之间水平设置有两组连接棒,每组所述连接棒两端分别与底座和置身座相向的两侧焊接固定,所述底座上固定焊接有两组对称分布在其两侧的伸出板,两组所述伸出板上均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底座顶壁上竖直设置有两组稳定板;两组所述稳定板上均安装有送风器,且两组稳定板相向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硅胶垫,每组所述送风器内腔中均安装有进气风机和电热丝。该防髋关节脱位翻身枕,通过设置了伸出板、稳定板和伸缩杆,使伸缩杆伸缩并带动稳定板在底座上移动,即可利用稳定板固定病人翻身后的姿势,从而支撑病人身体的髋部,有利于保护髋部关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髋关节脱位翻身枕。
背景技术
髋骨是构成骨盆外侧半的向上扩展的大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在成体这三块骨融合成一块骨。目前临床上我们主要采用梯形枕来防止髋关节脱位,使用普通三角枕来翻身改变体位,但由于是两个产品只在某一个特定的体位发挥作用,如梯形枕在平卧位时有防脱位的作用,三角枕只适合普通患者的翻身。
因此目前的此类枕具对髋关节置换术翻身后患肢的外展角度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此类枕具不能在病人翻身之后(即病人处于侧躺状态时)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不利于保护髋部关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髋关节脱位翻身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髋关节脱位翻身枕,包括底座和置身座,所述底座和置身座之间水平设置有两组连接棒,每组所述连接棒两端分别与底座和置身座相向的两侧焊接固定,所述底座上固定焊接有两组对称分布在其两侧的伸出板,两组所述伸出板上均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底座顶壁上竖直设置有两组稳定板;
两组所述稳定板上均安装有送风器,且两组稳定板相向的两侧均固定粘接有硅胶垫,每组所述送风器内腔中均安装有进气风机和电热丝,所述置身座顶壁上开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容纳有活动板和两组升降杆,所述活动板顶壁上固定粘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两组所述伸出板通过两组伸缩杆分别与两组稳定板相接,每组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向轴,所述伸缩杆通过其中一组转向轴与伸出板传动连接,其通过另一组转向轴与稳定板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壁上开有两组相互平行的移动槽,每组所述稳定板底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位块,所述稳定板上的两组移位块分别安装在两组移动槽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稳定板上开有用于安装送风器并穿过其两侧的通孔,所述送风器外侧壁的两边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片,每组所述安装片上均安装有穿入稳定板内的螺栓。
优选的,所述送风器靠近底座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出气嘴,且送风器和出气嘴内腔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安装有防尘罩。
优选的,两组所述升降杆分布在活动板底壁的两侧,且两组升降杆分别通过两组转向轴与活动板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防髋关节脱位翻身枕,通过设置了伸出板、稳定板和伸缩杆,使伸缩杆伸缩并带动稳定板在底座上移动,即可利用稳定板固定病人翻身后的姿势,从而支撑病人身体的髋部,有利于保护髋部关节;通过设置了送风器、进气风机和电热丝,在适当的时间使进气风机和电热丝工作,即可利用送风器向病人身体的髋部周围送入适当温度的空气,使病人感到凉爽或温暖,提高了该翻身枕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器的竖直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置身座的竖直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65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