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96703.6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6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瑾;张海军;王若禹;张悦;李鑫;胡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5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壳和设置于散热壳内的电池孔位,所述电池孔位的侧壁设置有散热层,所述电池孔位的侧壁与散热层通过粘接剂连接,且电池孔位的侧壁与散热层之间有间隙,所述电池孔位的底面上设置有绝缘导热片。该电池组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目前锂电池已逐步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拓展。
随着锂电池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拓展,散热问题成为锂电池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散热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对电池组的寿命也会有大幅提升。
目前,电池组的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风冷式散热,通过运动产生的风将电池产生的热量经排风扇带走,此方法成本较低,但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散热片和散热槽的布局及安装,较为复杂。其二,液冷式散热,现有的液冷式散热装置仅仅为电池组外部散热,并未对电池组中各块电池板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另外,液体管道的密封不良会导致液体泄漏,对电池系统造成较大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散热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散热装置,用于电池散热,包括散热壳和设置于散热壳内的电池孔位,
所述电池孔位的侧壁设置有散热层,所述电池孔位的侧壁与散热层通过粘接剂连接,且电池孔位的侧壁与散热层之间有间隙,
所述电池孔位的底面上设置有绝缘导热片。
作为优选地,所述散热层内填充相变材料。
作为优选地,所述散热层的厚度为5~7mm,间隙为0.5~1mm。
作为优选地,所述散热壳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散热壳的散热通孔。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散热盖,所述散热盖与散热壳扣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散热壳和散热盖均为铝合金金属材料。
作为优选地,所述散热壳为圆柱体结构。
作为优选地,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类、高级脂肪酸类、聚烯烃或醇类。
作为优选地,所述电池孔位的高度小于等于电池的长度。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散热壳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散热装置,散热层内用相变材料填充,可以根据不同电池的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相变材料。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组散热装置,电池的热量不仅能够通过散热层中的相变材料释放,还能够通过绝缘导热片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壳,并通过散热通孔释放,迅速将电池组内部单个电池的热量传递到散热壳并释放出去,防止电池组内热量过度积累而造成使用安全隐患或缩短电池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散热装置的一视角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散热装置的又一视角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6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结构拉扭耦合大变形力学响应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焊接上装固定式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