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的伸缩遮阳棚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96716.3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7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F10/00 | 分类号: | E04F10/00;E04F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移动 伸缩 遮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伸缩遮阳棚,包括墙体、屋地面和安装在墙体和屋地面之间的落地窗,所述墙体的下侧设置有透明亚克力棚,所述透明亚克力棚的一端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一侧连接有遮阳帘,所述墙体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插板,所述透明亚克力棚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插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连接插板和连接插槽,在对透明亚克力棚进行拆装时,只需把透明亚克力棚上的连接插槽套设在连接插板上,然后旋合旋钮螺丝带动安装插板插入安装插槽内即可,拆卸时反向转动旋钮螺丝带动安装插板从安装插槽内拔出即可把透明亚克力棚从连接插板上拔下,在对透明亚克力棚进行移动拆装时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伸缩遮阳棚。
背景技术
遮阳棚具有全面的外遮阳功能,能够彻底阻挡紫外线的辐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负荷;具有节能效果,从节省能源以及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意义非常重大;在遮挡炎炎夏日的同时,能够使强烈的阳光以漫射光的形式反射入室内,使室内光线明亮而不眩目,并且不影响从室内看出的窗外景观,将人们的生活空间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创造出了新的居住空间;其遮阳布所具有的特殊防紫外线功能,不仅使人体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袭,而且大大延长了室内装修和家具的使用寿命,遮阳棚有着丰富多彩的遮布花型、颜色,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
现有的一种伸缩遮阳棚在使用的时候,通常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墙体上,在需要移动拆卸时需要一一旋下螺栓拆下,在移动拆卸时较为麻烦,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移动的伸缩遮阳棚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伸缩遮阳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移动的伸缩遮阳棚,包括墙体、屋地面和安装在墙体和屋地面之间的落地窗,所述墙体的下侧设置有透明亚克力棚,所述透明亚克力棚的一端连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一侧连接有遮阳帘,所述墙体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插板,所述透明亚克力棚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连接插槽,且连接插板和连接插槽的截面形状设置为燕尾状,所述连接插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插槽,所述连接插槽的一端内壁上开设有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插板,所述安装插板的一端插入安装插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插槽等距开设在连接插板的侧面,且安装插板和安装插槽之间采用过渡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亚克力棚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与收卷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筒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两端设置有伸缩发条,所述伸缩发条的两端分别与伸缩轴和收卷筒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遮阳帘的一端收卷在伸缩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遮阳帘的下侧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挂钩,所述屋地面的一端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的上端外侧和下端内侧均设置有挂扣,所述固定挂钩挂设在挂扣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挂钩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纵向转动座,所述纵向转动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横向转动座,所述横向转动座固定安装在遮阳帘的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筒的下侧开设有调节口,所述遮阳帘的一端穿过调节口收卷在伸缩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计的连接插板和连接插槽,在对透明亚克力棚进行拆装时,只需把透明亚克力棚上的连接插槽套设在连接插板上,然后旋合旋钮螺丝带动安装插板插入安装插槽内即可,拆卸时反向转动旋钮螺丝带动安装插板从安装插槽内拔出即可把透明亚克力棚从连接插板上拔下,在对透明亚克力棚进行移动拆装时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6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橡胶头吸塑托盘
- 下一篇:煤粉渣转角分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