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取样旋切钳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98718.6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6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黄希望;项腾;李芳柄;李辰晨;李雪影;张子扬;吴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医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A61B1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静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取样 旋切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取样更加快速方便的快速取样旋切钳,该旋切钳包括外套管以及枢穿过该外套管设置的抽吸管与旋切组件,所述抽吸管一端突出外套管设置,另一端形成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的抽吸接头,所述外套管的远端设有一个用于定位待切割组织且与抽吸管连通的定位槽;所述的旋切组件包括旋切刀以及与旋切刀的近端连接的用于驱动旋切刀相对于该定位槽发生枢转的驱动件;所述旋切刀凸出设置在外套管前端且其侧边形成切割部,驱动件驱动旋切刀以旋切的方式切割定位在定位槽中的组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取样旋切钳。
背景技术
目前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取样钳通过内窥镜钳道进入病人体内夹取病变部位组织,再对夹出的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确诊病症。内窥镜活组织取样因其创伤小,检查方便已成为常规的内窥镜检查手段。目前取样钳取样技术较为成熟,但在看到需要取样的组织后,由于头端的封闭性,使得取样过程比较耗时,需要多次钳取才可以钳取到需要的组织,同时由于多次钳取存在可能造成其他组织血管的损伤的风险,影响取样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取样更加快速方便的快速取样旋切钳,该旋切钳包括外套管以及枢穿过该外套管设置的抽吸管与旋切组件,所述抽吸管一端突出外套管设置,另一端形成用于与抽吸装置连接的抽吸接头,所述外套管的远端设有一个用于定位待切割组织且与抽吸管连通的定位槽;
所述的旋切组件包括旋切刀以及与旋切刀的近端连接的用于驱动旋切刀相对于该定位槽发生枢转的驱动件;
所述旋切刀凸出设置在外套管前端且其侧边形成切割部,驱动件驱动旋切刀以旋切的方式切割定位在定位槽中的组织。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管前端向前延伸形成定位壁,所述定位壁的前端形成向内弯折的钩部,所述定位壁与钩部构成朝向一侧敞口的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切刀的前端与钩部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件的近端设有与抽吸管连通的鲁尔机头。
作为优选,所述旋切刀定位在该定位槽内且其沿着定位槽的长度延伸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抽吸管与旋切组件一体连接,所述抽吸管、旋切组件与外套管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所述旋切刀具有切割状态与退回状态,驱动件驱动旋切刀旋转发生旋切后,弹性复位件驱动旋切刀复位至退回状态。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样钳,相对于现有的多次钳取组织的方式,主要通过旋转旋切刀的方式取样,在操作上更加的方便;
在取到样品后,不需要完全取出活检钳就可以直接通过负压抽吸装置直接获得需要的组织,更加快速,也保证了组织的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取样推切钳的结构示意图与剖面图;
图3为图2的前端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取样推切钳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前”、“后”、“近向”以及“远”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医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医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8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