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栽培的鱼菜共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99118.1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3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蔡淑芳;张钟;刘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G9/02;A01G3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栽培 共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栽培的鱼菜共生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三角支架,该三角支架上自顶部朝下依次托设有基质栽培槽与水培槽,所述基质栽培槽底部通过输液管与水培槽相通,所述水培槽底端通过第一回液管与下方鱼箱相通,水箱内安装有水泵并经水泵与抽水管将液体朝上输送并滴灌至基质栽培槽内,形成液体循环,该复合栽培的鱼菜共生装置结构简单,丰富可栽培品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栽培的鱼菜共生装置。
背景技术
鱼菜共生是一种复合种养系统,其通过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的有机结合,有效实现水体循环与资源再利用。作为一种休闲方式,鱼菜共生逐渐地出现在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在已有研究中,植物栽培多采用的是单一的基质栽培或水培方式,较少进行多种无土栽培方式的复合使用,从而使得植物栽培品种和种植体验相对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栽培的鱼菜共生装置,不仅结构合理,而且方便快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栽培的鱼菜共生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三角支架,该三角支架上自顶部朝下依次托设有基质栽培槽与水培槽,所述基质栽培槽底部通过输液管与水培槽相通,所述水培槽底端通过第一回液管与下方鱼箱相通,水箱内安装有水泵并经水泵与抽水管将液体朝上输送并滴灌至基质栽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支架沿前后方向均布,三角支架上固设有若干左右水平延伸以托接基质栽培槽与水培槽的托盘,该托盘自上朝下平行设置且随三脚支架左右宽度逐渐延长,保证置于托盘上的基质栽培槽与水培槽均位于三角支架左右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基质栽培槽均自后朝前微向下倾斜,基质栽培槽前端底部均通过第二回液管汇总后通过若干输液管分散输送至下方水培槽内,所述水培槽自前朝后微向下倾斜,并于水培槽后端底部的第一回液管汇总输送至鱼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管中段安装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通过控制线外接有控制器,所述鱼箱内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通过输气管外接在增氧泵上,该增氧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质栽培槽内均垫设有无纺布,并经夹子将无纺布上端架设在基质栽培槽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鱼菜共生装置,在一个集成的装置上既可实现水产养殖和农业生产的综合体验,又可实现基质栽培和水培两种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体验。基质栽培与水培的复合使用,因基质栽培具有可附着微生物的基质,可有效改善单独水培和鱼共生中存在的氮素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从而提高水体循环效果和鱼菜产出质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中:1-三角支架,2-基质栽培槽,3-水培槽,4-输液管,5-第一回液管,6-鱼箱,7-水泵,8-抽水管,9-托盘,10-第二回液管,11-过滤器,12-控制器,13-曝气头,14-输气管,15-增氧泵,16-无纺布,17-夹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9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干燥剂塞入机
- 下一篇:一种传动辊轴头接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