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高压的不锈钢阀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0243.X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8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国;任增文;陈一峰;孙书平;马丙全;毛永江;胡春清;孙吉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安劲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F16K31/54;F16K1/00;F16K1/38;F16K1/42;F16K1/32;F16L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高压 不锈钢 阀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耐高温高压的不锈钢阀体,包括阀门管体和连接块,所述阀门管体的外端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连接块,所述阀门管体的内壁处通过焊接固定有阀门,所述阀门管体的内壁处在位于阀门的下侧设置有阀板连接杆固定器,所述阀板连接杆固定器通过焊接固定于阀门管体的内壁处,所述阀门管体的内部中心贯穿设置有阀板连接杆,所述阀板连接杆可上下活动设置在阀板连接杆固定器的内壁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型阀门进行间隔管道处理,相对于传统阀门具有阀板与阀门口大面积接触进行阻隔管道之间的连通处理,该设置可大幅度增加阀门的密封性,同时利用阀板固定杆可有效有效提升阀门开关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高压的不锈钢阀体。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
现有的阀门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阀门为了密封住管道之间的连接,通常使用旋转式阀门板的方式,进行隔断管道的连接处理,但通过长期的使用观察中,我们发现了常规阀门在对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易出现密封不严的问题。
2、传统的阀门式采用旋转式单片阀板来进行隔断,面对常规的管道环境可正常工作,但是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下,阀门板的受力就会过大,在长期的使用中可能会出现阀板变形的情况,进而导致需维护人员定期去维护阀门,才能使阀门进行正常工作,从而导致阀门的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高压的不锈钢阀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阀门为了密封住管道之间的连接,通常使用旋转式阀门板的方式,进行隔断管道的连接处理,但通过长期的使用观察中,我们发现了常规阀门在对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易出现密封不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温高压的不锈钢阀体,包括阀门管体和连接块,所述阀门管体的外端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连接块,所述阀门管体的内壁处通过焊接固定有阀门,所述阀门管体的内壁处在位于阀门的下侧设置有阀板连接杆固定器,所述阀板连接杆固定器通过焊接固定于阀门管体的内壁处,所述阀门管体的内部中心贯穿设置有阀板连接杆,所述阀板连接杆可上下活动设置在阀板连接杆固定器的内壁处,所述阀板连接杆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有阀板,所述阀板连接杆的外表面处通过焊接固定有传动片,所述阀门管体的外侧设置有转轮,所述阀门管体的壁体处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设置于阀门管体的壁体处,所述传动杆相对于阀门管体为可旋转活动设置,所述阀门管体的内侧在位于传动杆的内端口出通过栓接固定有齿轮,所述阀门管体的外侧在位于传动杆的端口处通过栓接固定有转轮。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在位于阀门管体的外壁体处共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块在位于阀门管体的壁体处为纵向排列。
优选的,所述阀门在位于阀门管体的内部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阀门的底部阀口形状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阀板的底面为斜面设置,所述阀板的斜面角度于阀门的倾斜角度为相同设置。
优选的,所述转轮、齿轮、传动片和传动杆为传动组件设置,所述齿轮可在转轮和传动杆的转动下进行带动传动片的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阀板连接杆固定器有四根支架设置,所述阀板连接杆固定器中心开口处的形状大小与阀板连接杆杆体的形状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阀板的横截面大小小于阀门管体的内壁的大小,所述阀板连接杆的杆体横截面积小于阀门的阀口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安劲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滨州安劲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0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