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单粒荞麦精密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0481.0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5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程玉明;杜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A01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荞麦 精密 排种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单粒荞麦精密排种器,主要包括排种器外壳、排种轮、螺钉、毛刷、挡板、清种片;当排种轮上的型孔到达排种器外壳上部充种区域时,荞麦种子进入三棱锥型种槽内完成充种;继续转动到与毛刷接触时,毛刷刮去型孔口处多余的种子,排种器壳内部圆弧形毛刷与型孔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称为护种区;在此过程中由于种槽孔型的特殊性,会出现种子倒充和充种不完全的现象,因此将护种区设计为毛刷护种,在护种的整个阶段种槽内的种子都是与毛刷接触,以减少因为充种不完全和倒充引起的种子被挤破的问题,降低破损率,完成充种;采用上述方案后,可实现荞麦单粒单穴的精量播种,同时降低了人力生产成本,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涉及一种播种机械,具体为一种新型单粒荞麦精密排种器,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荞麦虽分布广、种植面积大、营养价值高,但其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现实生产力都较为低下,远远没有达到土壤肥力和光热降水潜势。除优良品种匮乏的限制因素外,多年来主要采用的人工种肥混合撒播种植方式也是造成其生产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有的荞麦排种器主要是条播,撒播和穴播,主要使用的还是小麦播种机的播种器械进行改进,针对单粒精密播种的研究较少,精密播种不仅节约种子,而且降低劳动强度,制造成本低。精密播种不仅能提高单株产量,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提高整体产量。荞麦精密播种农艺要求行距200~300mm;播深30~40mm(根据土质可加深至50mm);株距20~30mm。
因此,为适应精准农业要求,通过设计一种充种效率高,破损率低,排种效果好的精密排种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播种速度快,效率高且易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荞麦单粒精量播种的排种器,既实现均匀播种,降低破损率,提升充种效果又可以提升整体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单粒荞麦精密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排种器外壳、排种轮、毛刷、挡板、螺栓、螺母、清种片。所述排种轮2通过中心六方孔与外界动力轴连接,所述挡板4通过螺栓6、螺母5固定排种外壳1上,所述毛刷3嵌于排种器外壳1内,并用凝胶固定牢固,所述清种片7固定于排种器外壳1上,所述排种轮2上有荞麦三角锥形充种,型孔为底边边长为7mm,深度为9mm的三棱锥型孔。所述的排种壳在护种区采用毛刷护种,在护种阶段,型孔内种子进入排种轮种槽与排种器壳内部圆弧形毛刷形成一个封闭的护种区间;护种区设计为毛刷护种,在护种整个阶段种子都是与毛刷接触,且多余种子由护种区上端毛刷作用继续留在种箱内,在此过程中由于种槽孔型的特殊性,会出现种子倒充和充种不完全的现象,因此将护种区设计为毛刷护种,以减少因为充种不完全和倒充引起的种子破损问题,完成充种;
上述的一种新型单粒荞麦精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是:
排种轮与外界动力传输装置的转轴连接,当动力出现时,转轴带动排种轮转动,当排种轮上的型孔到达排种器外壳上部充种区域时,荞麦种子在自身重力和排种轮摩擦力及其他种子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荞麦进入三棱锥型种槽内完成充种。继续转动到与毛刷接触时,毛刷刮去型孔口处多余的种子,排种轮种槽与排种器壳内部圆弧形毛刷形成一个封闭的护种区间;护种区设计为毛刷护种,在护种整个阶段种子都是与毛刷接触,以减少因为充种不完全和倒充引起的种子被挤破的问题,降低破损率,完成充种;种子随排种轮继续运动到排种区,种子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出型孔,完成排种,清种片刮去型孔口处未完全掉出的种子,随着排种轮的继续转动,复位至可充种状态,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实现充种和排种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排种器充种效率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小巧、造价低廉、消耗功率低,有效降低了破损率。并且一个动力输出转轴上可以安装多个排种器装置同时工作,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在工作过程中还可通过调节外界动力传输装置的转轴输出速度来控制排种盘的转速,有效控制种距,漏播率小,便于实现荞麦的精密播种,有效节约种子,减少劳动力,提高播种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增加种植户收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0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镜生产加工用框架对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械生产用加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