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PCB板的屏蔽罩及采用该屏蔽罩的PCB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0685.4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1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慧;康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5K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苏红红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cb 屏蔽 采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PCB板的屏蔽罩及采用该屏蔽罩的PCB板,PCB板上设有槽孔,用于PCB板的屏蔽罩包括横断面呈U型的第一屏蔽板及第二屏蔽板,第一屏蔽板或第二屏蔽板上设有插脚,插脚上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屏蔽板或第一屏蔽板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对应的第二连接部,插脚用于穿过槽孔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在PCB板上形成屏蔽腔。PCB板包括上述屏蔽罩。该屏蔽罩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无需设置屏蔽框,不会增加整机的厚度,二者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屏蔽板之间拆卸方便,不会影响PCB上的其它电子元器件,降低了加工成本,在保证屏蔽罩的屏蔽效果的前提下,实现了屏蔽罩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维修十分方便,易于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PCB板的屏蔽罩及采用该屏蔽罩的PCB板,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产品内部各种功能模块的增加,为了防止互相干扰,通常引入屏蔽罩作为电磁屏蔽的有效手段,屏蔽罩一般分三种,第一是直接贴片在PCB印刷电路板上的一件式屏蔽罩,如图1所示;第二是PCB上贴片几个夹子,屏蔽罩夹在夹子里,第三是两件式,PCB上贴片一个屏蔽框,然后上面在屏蔽框上再固定一个可以拆卸的屏蔽盖。第二种方式为了更好的接地效果通常使用的夹子数量很多,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价格贵,二是贴片漂移,导致屏蔽罩塞不进去,所以已经基本被淘汰。剩余的两种方式,一件式屏蔽罩主要用于一些比较小,比较稳定、成熟的模块上,而为了方便维修,对基带、射频等等经常需要拆卸屏蔽罩进行维修换件的模块来说,就会使用两件式的屏蔽罩,需要时可以将屏蔽盖取下,对屏蔽框内的器件进行维修,如图2所示,框和盖同时存在,增加了整机的厚度,不利于各种终端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增加了成本;为了保证框的强度而做的筋位以及预留贴片用的吸嘴位置的存在,如图3所示,导致屏蔽框还是会挡住一些器件,很多情况下还是需要将屏蔽框从PCB上用热风枪吹下再进行维修,所以其并未从根本上达到易于维修的目的。
总的来说,现有的两种屏蔽罩方案,一件式的不便于维修,两件式的占用整机厚度,增加整机成本,并且仍旧存在不便于维修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屏蔽效果佳,不增加整机的厚度,成本低,便于维修的用于PCB板的屏蔽罩及采用该屏蔽罩的PCB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PCB板的屏蔽罩,所述PCB板上设有槽孔,包括横断面呈U型的第一屏蔽板及第二屏蔽板,所述第一屏蔽板或第二屏蔽板上设有插脚,所述插脚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屏蔽板或第一屏蔽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插脚用于穿过所述PCB板上的槽孔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PCB板上形成屏蔽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屏蔽罩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无需设置屏蔽框,不会增加整机的厚度,二者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屏蔽板之间拆卸方便,不会影响PCB上的其它电子元器件,降低了加工成本,在保证屏蔽罩的屏蔽效果的前提下,实现了屏蔽罩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维修十分方便,易于维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板及第二屏蔽板的外边沿上分别设有第一翻边及第二翻边,所述插脚安装在所述第一翻边或第二翻边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脚插入到槽孔后,翻边的外端面贴合PCB的表面保证了屏蔽罩的屏蔽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板或/和所述第二屏蔽板上设有翼板及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06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