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触摸装置、背光模组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0745.2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5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龙;曹文乐;邹宝华;孙鑫;杨培忠;王进;徐法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毅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33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触摸 装置 背光 模组 终端 | ||
1.一种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屏(4);
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5),相对包覆于所述触摸屏(4)的边缘;
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第二边框(5)中,且沿垂直于所述触摸屏(4)的方向延伸;
导光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第二边框(5)中,所述导光件(3)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触摸屏(4)的方向延伸的垂直部和沿平行于所述触摸屏(4)的方向延伸的平行部;所述垂直部的末端(31)与所述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的收光面/发光面(22)正对;所述第一边框(1)中的所述导光件(3)的平行部的末端(32)与所述第二边框(5)中的所述导光件(3)的平行部的末端(32)正对;所述垂直部与所述平行部之间设置有反光面(33),以将光线在所述垂直部或所述平行部中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平行部或所述垂直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33)与所述垂直部和所述平行部均呈45°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33)为亮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第二边框(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分别与所述导光件(3)及所述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卡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包括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所述导光件(3)还包括连接所述反光面(33)和所述平行部的末端(32)的第一表面(34),所述第一侧壁(11)与所述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卡接,所述第二侧壁(12)与所述第一表面(34)卡接,所述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与所述导光件(3)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包括底壁(13),所述导光件(3)还包括连接所述反光面(33)和所述垂直部的末端(31)的第二表面(35),所述第二表面(35)与所述底壁(13)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壁(13)上设置有第一凸台(131),所述第二表面(35)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台(131)相配合的第一凹槽(351);和/或
所述第二侧壁(1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21),所述第一表面(3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121)相配合的第二凸台(341);和/或
所述光学接收/发送装置(2)上设置有电路板(21),所述第一侧壁(11)上开设有第三凹槽(111),所述电路板(2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111)内,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光件(3)上。
8.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外触摸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框(1)和所述第二边框(5)之间的复合背板(101)及塑胶胶框(102)。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背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毅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毅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07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闸管式保护开关
- 下一篇:一种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