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具有旋转结构的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1167.4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8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彦忠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D46/00;B01D53/04;B01D29/03;C02F1/00;B08B5/0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261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用具 旋转 结构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具有旋转结构的除尘装置,包括主箱体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铝箔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吸头,所述主箱体的另一侧底部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安装箱的内壁固定有螺丝,所述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轮轴的下端两侧,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喷头的下方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泵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该设备的除尘过滤装置具备旋转功能,能够加大与灰尘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设备的过滤效果,且设备能够对面积较小的区域进行除尘,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具有旋转结构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装置俗称除尘器,是除去或降低烟气中飞灰含量的装置,除尘装置的种类可以分为布袋除尘装置、旋风除尘装置、湿式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脱硫除尘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矿山、机械、轻纺等工业,在建筑工地中,除尘装置是一种常用的设备,能够对空气的灰尘进行净化处理,在恢复空气质量的同时,还能对工地上的施工的工人起到保护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工地对工人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于是工地除尘装置的使用便越来越频繁了。
现阶段的除尘装置,在工作时不能够与灰尘充分接触,导致设备的除尘效果不佳,而且不具备环保功能,严重降低了使用者对除尘装置的使用感,损害了使用者的利益,所以现阶段的除尘装置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除尘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具有旋转结构的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除尘装置在工作时不能够与灰尘充分接触,导致设备的除尘效果不佳,而且不具备环保功能,严重降低了使用者对除尘装置的使用感,损害了使用者的利益,所以现阶段的除尘装置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具有旋转结构的除尘装置,包括主箱体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且抽风机的一端连接有铝箔管,所述铝箔管的另一端固定有吸头,且吸头的内部设置有滤尘网,所述主箱体的另一侧底部设置有吹风机,且主箱体的顶部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壁固定有螺丝,且螺丝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部设置有轮轴,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位于轮轴的下端两侧,且活性炭吸附层的外壁粘接有第二层过滤网,所述第二层过滤网的外壁设置有湿润层,且湿润层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层过滤网,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的下方设置有斜板,且斜板的底部安装有振动器,所述斜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水箱,且水箱的一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顶部安装有转块,所述转块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喷头,且第二喷头的顶部设置有喷嘴,所述主箱体的底部固定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喷嘴等径分布于第二喷头表面,且第二喷头通过转块与连接管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电机与轮轴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转轴与电机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通过卡槽与出水管之间构成抽拉结构,且卡槽与出水管之间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斜板与振动器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斜板的倾斜角度为°。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过滤网的内壁与第二层过滤网的外壁之间相互紧密贴合,且第二层过滤网与湿润层之间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彦忠,未经王彦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1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