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1847.6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1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胸外科 护理 引流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引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型泵。本申请通过第一微型泵、第一输液管、第一吸液管形成主引流泵类结构,对引流阀管与穿刺针内部形成安全范围内的负压吸力,进而加快患者胸腔内部积液流出,而当引流瓶内部收集到积液到达指定高度需要排放时,此时无需对引流瓶进行清理作业,只需打开过渡阀管内部的第二单向阀,使得引流瓶内部的积液流入到第一辅助瓶的内部,由第二微型泵、第二吸液管、第二输液管三者组成辅助泵类结构将第一辅助瓶内部流入的积液循环抽取清理,进而达到对引流瓶内部积液清除的目的,操作简便便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目前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胸外科领域内,胸外科是一个发展时较长的学科,其形成和发展大经历了一百年左右,同时也由点滴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具有独立体系的理论基础,又与各个学科相互渗透。
目前胸外科的病人胸腔积液过多时会进行引流治疗,一般常用的引流方式是将引流管类结构置入胸腔内,另一端接入低于胸腔位置的引流装置,引流出胸腔内生成的积液,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但是这种引流方式是需要医务人员频繁的将引流瓶内的积液倒出或更换引流瓶,操作较为麻烦,并且在倒出积液或更换引流瓶时会有短暂的时间空隙导致外界空气直接进入到患者体内的几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引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引流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引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引流瓶,所述引流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型泵,所述第一微型泵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固定套接在引流瓶的内部,所述第一微型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吸液管,所述第一吸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引流阀管,所述引流阀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穿刺针,所述引流瓶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渡阀管,所述过渡阀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辅助瓶,所述第一辅助瓶的底面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面的一侧,所述第一辅助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微型泵,所述第二微型泵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吸液管,所述第二吸液管固定套接在第一辅助瓶的内部,所述第二微型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液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吸液管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清洗阀管,且清洗阀管一端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第二辅助瓶,所述清洗阀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辅助瓶的底面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面的另一侧。
可选的,所述连接套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部卡接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的内侧固定套接在引流阀管一端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引流阀管另一端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一侧的侧面设置有医用胶层,所述引流阀管靠近连接套的一端设置有控流阀。
可选的,所述第一辅助瓶、引流瓶、第二辅助瓶的正面均设置有刻度,且第一辅助瓶、引流瓶、第二辅助瓶顶面均固定套接有补液管以及均为透明材质,所述第一辅助瓶、引流瓶、第二辅助瓶顶面的补液管顶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第一辅助瓶与引流瓶之间的过渡阀管中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可选的,所述穿刺针的一端为锥状,且穿刺针一端的表面开设有辅流孔。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引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人民医院,未经溧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1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