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术中植骨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2692.8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5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翁蔚宗;韩鹭;郭嘉炜;曾光;潘立;刘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A61B17/88;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中植 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中植骨器,包括植骨管和用于挤推植骨管内容物的植骨杆,所述植骨管壁中部设开口,所述开口经卡扣结构连通固定至植骨仓,所述植骨仓底部设用于承托骨料托盘的弹簧,所述骨料托盘的边缘与所述植骨仓内壁紧密配合,所述骨料托盘呈凹型或平板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植骨过程的简单化,提升了植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术中植骨器涉及骨修复及重建领域,具体是一种实用性强、适合临床运用的新型植骨器械。
背景技术
植骨术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广泛,主要的植入物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及人工骨等,但目前在植骨过程中所使用的植骨器械应用尚未成熟。术者通常在需要在术中根据骨缺损形状及植入物种类临时选择非针对性的器械,如骨刀、止血钳、骨膜剥离器等,因此将花费较多时间,延长了手术进程。同时由于器械的造型和尺寸限制,植入物较难到达和维持理想位置。并且术者在对植入物加压时往往无法有效控制器械与植骨接触面大小和压力,从而导致植骨效果不尽人意。现有的植骨器械虽能够解决部分难题,但大部分设计并不完善,有手术效率较低,无法适应不同植骨接触面,对术者操作经验要求高等缺点,限制了植骨器的临床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植骨操作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术中植骨器,包括植骨管和用于挤推植骨管内容物的植骨杆,所述植骨管壁中部设开口,所述开口经卡扣结构连通固定至植骨仓,所述植骨仓底部设用于承托骨料托盘的弹簧,所述骨料托盘的边缘与所述植骨仓内壁紧密配合,所述骨料托盘呈凹型或平板型。
所述植骨仓顶部设开口对接至植骨管的开口。所述植骨仓底部装有弹簧结构,其作用原理类似于弹匣,使得骨料可预先压入植骨仓中。
优选的,所述植骨仓顶部设骨料挡片。
本处所指的骨料挡片可以是插板、旋转盖板等形式,使其从植骨仓外即可控制其对植骨仓开口的覆盖范围。
优选的,所述植骨仓的底部设穿孔,所述穿孔中穿入仓位控制杆;所述弹簧的底部连接所述仓位控制杆的穿入端。
所述仓位控制杆的穿入端穿入植骨仓,另一端供使用人在仓外调节。所述仓位控制杆的穿入端通过调节弹簧在植骨仓内的位置,实现对植骨仓容量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穿孔旁还设开槽;所述仓位控制杆旁凸设至少两条与所述开槽匹配的横杆,所述横杆在所述仓位控制杆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本处所指的仓位控制杆及其上的一条横杆能组合形成一截面造型,该截面造型通过旋转能配合穿过开槽;而当旋转错开时,横杆也能顶靠在植骨仓底部,从而对仓位控制杆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植骨杆的底端设推拉手柄。
所述推拉手柄的截面能覆盖并大于所述植骨管内腔入口。
优选的,所述植骨杆的底端和所述植骨管的尾端设对应的距离传感器接收、发射结构。
所述距离传感器分为接收和发射结构,其可以是现有领域中常见的微波、光、磁等形式的距离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植骨杆用于穿入植骨管的顶端布设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植骨杆与植骨面顶触的位置,能反映植骨杆对植骨面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植骨管顶端边缘设用于抵靠骨表面的粗糙结构。
优选的,所述粗糙结构为细密锯齿结构,所述细密锯齿结构延凸方向与该植骨管的长度方向相同。
所述细密锯齿结构可以环设在植骨管顶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植骨管的内腔截面与所述植骨杆的截面相匹配,且所述植骨杆的截面造型为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或圆形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26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