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睡眠监测的智能枕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2798.8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9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庞子轩;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N5/06;A61B5/0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 | 董建军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眠 监测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睡眠监测的智能枕,包括主体和语音播报口,所述主体的中端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置有石墨烯模块,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智能模块,且主体的左侧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智能模块的下方安装有骨传导模块,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安置有固定带,且固定带的内侧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端部设置有充气按钮,且气囊的上方设置有网袋,所述网袋的右侧开设有存放口,且网袋的左侧固定有按键,所述主体的右侧安置有魔术贴,且魔术贴的右侧开设有插孔,所述语音播报口设置于插孔的右侧,且语音播报口的右侧安置有收音口。该睡眠监测的智能枕设置有语音播报口可以在次日对整体的数据进行播报,使使用者更加了解自己的睡眠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睡眠监测的智能枕。
背景技术
智能枕头是方便对使用者进行多方面数据的收集,同时也提高了使用者的睡眠质量,进行研究发现我们入睡前会有一个入睡潜伏期,指的是个体从试图入睡开始到真正睡着之间所需的时间,入睡潜伏期越久,代表入睡越困难。但是入睡潜伏期并不是个单一的阶段,它是包括了三种层层递进的过程,分别是注意力转变阶段、放松阶段、以及浅眠阶段。
市场上的智能枕多为枕头加扬声器的音乐枕,带有睡眠监测功能的智能枕很少。并且没有能语音控制,语音播报的智能枕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睡眠监测的智能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睡眠监测的智能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智能枕多为枕头加扬声器的音乐枕,带有睡眠监测功能的智能枕很少。并且没有能语音控制,语音播报的智能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睡眠监测的智能枕,包括主体和语音播报口,所述主体的中端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置有石墨烯模块,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智能模块,且主体的左侧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智能模块的下方安装有骨传导模块,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安置有固定带,且固定带的内侧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端部设置有充气按钮,且气囊的上方设置有网袋,所述网袋的右侧开设有存放口,且网袋的左侧固定有按键,所述主体的右侧安置有魔术贴,且魔术贴的右侧开设有插孔,所述语音播报口设置于插孔的右侧,且语音播报口的右侧安置有收音口,所述主体的表面设置有天竺棉外枕套,且天竺棉外枕套的内侧安置有内枕套,所述内枕套的内部固定有天然乳胶。
优选的,所述凹槽与石墨烯模块之间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主体与控制盒之间相互连通,且智能模块与控制盒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骨传导模块关于主体的中心呈对称分布,且骨传导模块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气囊通过固定带与魔术贴之间为活动结构,且气囊与网袋之间紧密贴合,而且网袋与存放口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主体与插孔之间相互连通,且语音播报口与插孔之间呈同轴线分布。
优选的,所述天竺棉外枕套的形状结构与内枕套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内枕套与天然乳胶之间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睡眠监测的智能枕:主体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曲线设计,舒缓颈部压力;高低枕的设计可满足不同高度睡眠需求的人群,全面呵护颈椎健康,凹槽呈U形状,根据人体的要求来设计的,立体包裹的设计,使主体很好的与人体的颈部贴合,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均匀释放颈部的压力,石墨烯模块导热性能良好,内部结构呈蜂窝状,石墨烯模块通电后温暖的远红外生命光波环绕脖颈,缓解脖颈的疲劳感,释放身体的压力,石墨烯模块均衡发热并且升温快,不灼烫,感受亲和的温暖,同时石墨烯模块电热效能转换效率高,主体内置智能模块,可以帮助使用者记录睡眠的一点一滴,监测睡眠的深浅,深睡时长、觉醒次数、体动次数等数据,让你定制计划,改善睡眠,同时还可以预设智能闹钟,会在设定的唤醒时间范围内的浅睡时间轻轻唤醒,自然醒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2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循环处理的废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鹦鹉饮排水套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