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区域能源互联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3668.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8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夏阳;张中逸;俞登科;黄栋燕;宋青;许文杰;施军;郑迪;王佳斌;李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H01R4/64;H01R4/66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能源 互联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区域能源互联网装置,包括互联网装置本体,所述互联网装置本体边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导电柱,所述金属导电柱的下端延伸至互联网装置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底板,所述互联网装置本体与上金属导流柱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分流柱,所述互联网装置本体上端的边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安装卡槽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该大区域能源互联网装置,可将每个接口进行防雨保护,防止接口处被打湿造成装置无法正常使用,可将击打在互联网装置本体外侧雷电迅速导入地面,实现装置的导电,避免装置被击损,同时散热风机能将互联网装置本体内的热量迅速吸出,实现装置的快速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互联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区域能源互联网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互联网可理解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网络。
然而,市场上现有的大区域能源互联网装置无法实现防雨的效果,一旦在下雨天使用,接口处容易打湿,导致装置无法正常使用,同时在雷雨的环境下,装置容易遭到雷击,无法将雷电导入地面,导致装置被击损,以及通过散热孔自动散热,散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区域能源互联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大区域能源互联网装置无法实现防雨的效果,一旦在下雨天使用,接口处容易打湿,导致装置无法正常使用,同时在雷雨的环境下,装置容易遭到雷击,无法将雷电导入地面,导致装置被击损,以及通过散热孔自动散热,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区域能源互联网装置,包括互联网装置本体,所述互联网装置本体边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导电柱,所述金属导电柱的下端延伸至互联网装置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金属底板,所述互联网装置本体与金属底板通过支撑柱相互连接,所述金属底板的边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金属导电柱的上端延伸至互联网装置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金属导流柱,所述互联网装置本体与上金属导流柱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分流柱,所述互联网装置本体上端的边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互联网装置本体外侧的两端开设有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所述互联网装置本体外侧的两端位于安装卡槽的内侧开设有散热槽。
优选的,所述金属导电柱关于互联网装置本体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金属导电柱的两端分别与金属底板、上金属导流柱相互焊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金属分流柱均呈等间距分布,且金属分流柱的下端与互联网装置本体的上端面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关于互联网装置本体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沉孔。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关于互联网装置本体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相邻所述防护罩的边侧热熔连接,所述防护罩为弧形橡胶块,且防护罩的高度与互联网装置本体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安装卡槽与安装外壳卡合连接,且安装外壳与散热风机相互接通,且散热风机呈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散热槽呈等间距分布,且散热槽的两侧分别与互联网装置本体、安装外壳相互接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大区域能源互联网装置,通过防护罩的设置,防护罩可将互联网装置本体的边侧进行遮挡,可将每个接口进行防雨保护,防止接口处被打湿造成装置无法正常使用;
2、该大区域能源互联网装置,通过金属导电柱、金属底板、上金属导流柱与金属分流柱的相互配合,可将击打在互联网装置本体外侧雷电迅速导入地面,实现装置的导电,避免装置被击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未经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3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