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4346.3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1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肖飞;马凤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刚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1C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龙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路基 沉降 设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地面和滑块,所述地面的上端设有底板,底板的左右两端设有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设有螺纹杆,螺纹杆通过螺纹与螺纹柱连接,螺纹杆上设有顶板,顶板的上方设有沉降板,所述底板上位于螺纹柱的两侧均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上设有弹簧一,弹簧一上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沉降板连接,所述固定块靠近螺纹杆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杆,且固定块与支撑杆铰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管、引导管和出水口的设计,使得路面上的积水能被从路面两侧的出水口流出,解决了因积水渗透到路基层内而导致的路基层内水土流失问题,进而防止路面下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基防沉降设施,具体是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
背景技术
公路再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有热胀冷缩和路基沉降等缺点,其中,路基沉降的诱因有雨水渗透破坏内部结构、车辆超载碾压和路基自身重量等。
现有的公路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凝固的方式来建造公路路基,在车辆超载碾压的时候无法进行卸力,雨水也会长时间的渗漏进路基内部,对公路路基造成损坏,导致路面下沉。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包括地面和滑块,所述地面的上端设有底板,底板的左右两端设有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上设有螺纹杆,螺纹杆通过螺纹与螺纹柱连接,螺纹杆上设有顶板,顶板的上方设有沉降板,所述底板上位于螺纹柱的两侧均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上设有弹簧一,弹簧一上端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沉降板连接,所述固定块靠近螺纹杆的一侧均设有支撑杆,且固定块与支撑杆铰合连接,支撑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与滑块连接,滑块与支撑杆铰合连接,所述滑块设在底板上的凹槽内,滑块通过滑杆与底板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杆安装在底板上的凹槽内,滑杆上位于滑块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弹簧二,弹簧二靠近滑块的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
所述沉降板的上端铺设有路基层,路基层内设有引导管,引导管位弧形安装在路基层内部,路基层的上方设有铺设有路面,所述路面内部设有若干进水管,进水管的管口位于路面表面,所述引导管的左右两端均与侧板连接,侧板对应引导管左右两端的位置设有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为方型,且顶板的上下两端的表面积均大于螺纹杆上端的表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座和弹簧一的高度之和大于沉降板下端到底板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沉降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且支撑杆为高强度金属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高度小于底板的厚度,且滑块的长度小凹槽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的长度大于路面的厚度,且进水管贯穿路面与引导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弹簧一、弹簧二、固定块、滑块、滑杆和支撑杆的设计,当沉降板因车辆而下降时,弹簧一和支撑杆会给沉降板反向的力从而缓解沉降板下沉的力度,当车辆离开后,在弹簧一和支撑杆的作用下使得沉降板恢复到原始状态,从而防止路面下沉。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进水管、引导管和出水口的设计,使得路面上的积水能被从路面两侧的出水口流出,解决了因积水渗透到路基层内而导致的路基层内水土流失问题,进而防止路面下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刚,未经李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4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侦察装备可靠性试验检测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站粉料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