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塔集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4704.0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1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邦;陈小峰;刘安友;黄楠;何麓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4 | 分类号: | F28F25/04;B08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62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塔 集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集水槽,包括槽体,槽体一侧设有进水管口,另一侧设有出水管口,且所述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相对设置,在所述的槽体的另外两侧的至少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台阶;在所述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之间设置一溢流板将槽体内腔分割成槽体一和槽体二,在所述槽体一和槽体二的底部内壁的对角线位置分别垂直安装有清洗管,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集水槽首次补水量低、便于清洗、具有冷热分区,清洗管在底部垂直边分布设计起到加强筋作用,延长了集水槽的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集水槽。
背景技术
闭式冷却塔是一种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冷却塔,其也常被称作蒸发式空冷器或密闭式冷却塔。闭式冷却塔主要是将管式换热器置于塔内,通过流通的空气、喷淋水与循环水的热交换来保证降温效果。由于是闭式循环,其能够保证水质不受污染,很好的保护了主设备的高效运行,提高了使用寿命。而外界气温较低时,可以停掉喷淋水系统,起到节水效果。
在闭式冷却塔的底部设置有集水槽,以便回收喷淋冷却水。目前现有的集水槽的容积较大,使得集水槽首次补水量将十分巨大,补水时间也较长,不利于设备的快速调节、使用;且由于补水量巨大,还会极大地增加设备自重,对冷却塔基础的承载能力要求更高,基础的投入成本也就更高;另外,集水槽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定期对水槽内部进行清洗,以保证整个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传统的清洗方式为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进行,作业难度大,清洗效果不理想,尤其是闭式冷却塔,集水槽采用内置式水槽,如果仍然采用人工作业清洗,由于水槽位于整个冷却塔的最底部,而且作业空间有限,清洗难度极大;再有,现有集水槽的底板未做冷热分区的设计,这样容易造成冷却塔送出的冷水中混合了热水,从而致使出水温度升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集水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冷却塔集水槽,包括槽体,槽体一侧设有进水管口,另一侧设有出水管口,且所述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相对设置,在所述的槽体的另外两侧的至少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台阶;在所述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之间设置一溢流板将槽体内腔分割成槽体一和槽体二,在所述槽体一和槽体二的底部内壁的对角线位置分别垂直安装有清洗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槽体包括底板和固定连接于底板外周的四块侧板,所述四块侧板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底板和四块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口处设有球形过滤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球形过滤装置包括球形外架和拆卸式包裹在所述球形外架上的球形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板中心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溢流圆孔,所述溢流圆孔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圆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溢流板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洗管两侧水平方向上等间距安装有喷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喷水孔板,且所述喷水孔板上均匀设有喷孔,在所述喷水孔板周向上固定连接有一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内表面为倒锥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口、喷水孔板、环形凸台的外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槽体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污泥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4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