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4736.0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0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浩;朱其姚;谭均;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2M7/00;H02S4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机柜及设置在机柜内的功率模块,功率模块包括逆变功率单元、第一通风道及与第一通风道隔离设置的第二通风道,逆变功率单元位于第一通风道的进气上游,第一通风道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通风道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本申请提供的光伏逆变器中,将产热量较多的逆变功率单元采用独立风道散热,且设置在第一通风道的上游,使得冷风及时对逆变功率单元及时散热,进而提高了逆变功率单元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光伏并网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电网的接口设备,光伏逆变器在保证电路设计和实现方面的同时,还需保证逆变器功率模块的散热性能。光伏逆变器内发热模块的散热性能对整个逆变器系统的工作稳定性、产品可靠性、功率器件的使用寿命等都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光伏逆变器具体布局较为复杂,为保证整机防护等级,而牺牲整机的风道优点,采用下部侧进风,上部侧出风,让对热更为敏感的器件(逆变功率单元)置于热风端,对耐温等级较高的器件(如电抗)置于冷风端,导致逆变功率单元的散热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逆变功率单元的散热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以提高逆变功率单元的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包括机柜及设置在所述机柜内的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逆变功率单元、第一通风道及与所述第一通风道隔离设置的第二通风道,所述逆变功率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通风道的进气上游,所述第一通风道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通风道设有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道内的电抗单元,所述第一通风道内仅设有所述电抗单元和所述逆变功率单元,沿气体流向,所述电抗单元位于所述逆变功率单元的下游。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风道内设有电容池、交流配电单元、直流配电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风道包括电容池侧风道和直流侧风道,所述电容池侧风道中上游设有所述电容池,下游设有所述交流配电单元,所述直流侧风道设有所述直流配电单元。
优选地,所述机柜的进气道位于所述机柜的顶端,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位于所述功率模块的顶端,且与所述进气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风道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道的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位于所述机柜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进气道为侧部进风通道,所述进气道的侧壁绕所述机柜顶端周向呈环形设置,且所述进气道的侧壁开设有条形的百叶进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二进风口设有第二风机,且所述第一风机的风压大于所述第二风机的风压,所述第二通风道与所述第一通风道之间通过挡板间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邻所述侧部进风通道部分及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进风口相邻的所述侧部进风通道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电容池侧风道和所述直流侧风道的进风口呈对角设置,且与所述电容池侧风道和所述直流侧风道衔接的所述通风道侧壁的进风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功率模块至少为两个。
优选地,且相邻两个所述功率模块呈镜像对称分布于所述机柜内。
优选地,所述功率模块为两个,两个所述功率模块的所述第一通风道和所述电容池侧风道位于内部,两个所述功率模块的所述直流侧风道位于所述光伏逆变器背向设置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功率模块的第一通风道的侧壁相邻,且所述第一进风口周向设有挡水环,所述挡水环顶端低于所述挡板顶端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4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模块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