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化口罩的网格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6230.3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7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蓉;刘丽萍;黄锟;曹雪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文蓉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4;A41D31/12;A62B7/10;A62B2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3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网格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化口罩的网格线结构,包括罩体,网格管,加湿筒,过滤条,加湿棉条;所述罩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挂带;所述网格管通过胶合连接在罩体的内侧表面上,所述网格管包括有接通管包括有换气管;所述加湿筒固定连接在罩体的外表面两侧;所述加湿棉条活动连接在加湿筒的筒内;所述过滤条固定连接在加湿筒的外侧开口处,且过滤条的上方开口处活动连接有塞子,且接通管内部的接通孔接通换气管的内部管,与现有的加湿口罩相比,被加湿的空气并不经过罩体的本体而进入呼吸道,不会对罩体带来过潮的后果而引起口罩主体变湿极其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引起感染,与口罩接触的皮肤容易起湿疹等皮肤病的问题,且加湿方便,可长期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化口罩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湿化口罩的网格线结构。
背景技术
临床患者常因鼻塞、鼻外伤、留置胃管、鼻部手术等原因,导致经鼻呼吸 不通畅,进而主动或被动的选择用口呼吸,以促进体内氧供给。然而,患者长时间张口呼吸时,由于口腔对空气无过滤、加温、保湿的作用,增大了空气对患者的呼吸道的刺激。气流在口咽部往返时,常使人口咽部干燥,并且口腔对吸入的空气中的病菌抵抗力较差,容易诱发口腔疾病及呼吸道感染,湿化口罩就是可以为口罩提供合适的湿度,使患者吸入的气体不至于过干而刺激呼吸道。
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82029024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口罩,其基本描述为:该装置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的前侧安装有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连接在口罩本体前侧的后壳体,后壳体的前侧设有后凹的圆形的凹腔和螺装在凹腔中的圆形的端盖;后壳体后侧部还设有连通凹腔的出气孔,后壳体的下侧部设有与凹腔连通的储水腔,后壳体的外侧部设有注水管和封堵注水管的堵头,凹腔中设有下端部伸入储水腔中的吸水布;端盖包括螺装在凹腔中并将吸水布顶紧在凹腔后腔面上的连接管,连接管的前端设有封堵连接管前端管口的封板,封板上设有多个沿端盖轴线环形均布设置的进气孔,封板上转动连接有能封闭进气孔的旋板。
基于上述专利描述,可以看出,类似上述专利的湿化口罩使用时由于加湿层位于口罩本体的外部,使用过程中口罩上的过滤层容易吸水变湿,使得过滤效果变差,影响日常的过滤病毒和细菌的作用,且口罩主体变湿极其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引起感染,与口罩接触的皮肤容易起湿疹等皮肤病。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湿化口罩的网格线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化口罩的网格线结构,以解决类似上述专利的湿化口罩使用时由于加湿层位于口罩本体的外部,使用过程中口罩上的过滤层容易吸水变湿,使得过滤效果变差,影响日常的过滤病毒和细菌的作用,且口罩主体变湿极其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引起感染,与口罩接触的皮肤容易起湿疹等皮肤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湿化口罩的网格线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湿化口罩的网格线结构,包括罩体,网格管,加湿筒,过滤条,加湿棉条;所述罩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挂带;所述网格管通过胶合连接在罩体的内侧表面上,所述网格管包括有接通管包括有换气管;所述加湿筒固定连接在罩体的外表面两侧;所述加湿棉条活动连接在加湿筒的筒内;所述过滤条固定连接在加湿筒的外侧开口处,且过滤条的上方开口处活动连接有塞子。
进一步的,所述接通管为空心管体分两排连接在换气管的两侧管子上,且接通管先后穿过罩体和加湿筒外壁伸入至加湿棉条内,并且接通管内部的接通孔接通换气管的内部管。
进一步的,所述换气管包括有换气孔,所述换气管为网格状的管体互相贯通连接,且换气管的竖直管的侧面开设有换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筒为椭圆形筒体,且加湿筒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与换气管数量相等的连接口,且加湿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矩形槽体的进气缝。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棉条为椭圆柱体的软质海绵或棉条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文蓉,未经沈文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6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型炉管防泄漏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口罩便捷自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