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胶的硅胶泡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7287.5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泰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6 | 分类号: | C09J7/26;C09J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胶的硅胶泡棉结构,包括硅胶泡棉层,所述硅胶泡棉层的至少一侧表面具有硅胶胶水层,所述硅胶胶水层由若干间隔分布于所述硅胶泡棉层表面的布胶区域组成,所述硅胶胶水层的表面覆盖有离型膜,所述离型膜的覆盖面与所述硅胶泡棉层对应。硅胶胶水层的性能使得其不会进入硅胶泡棉层内部,长期使用后不会导致硅胶泡棉层硬化、坍塌;而间隔式分布的布胶区域,不仅可以降低布胶成本,而且硅胶胶水层不会完全将硅胶泡棉层的泡孔堵住,有利于保持硅胶泡棉层的回弹力;而全覆盖的离型膜,不仅能在存储运输过程中有效保护硅胶泡棉材料的表面,而且在生产及使用时更为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背胶的硅胶泡棉结构。
背景技术
硅胶泡棉在各种产品中被广泛用作缓冲、密封、支撑材料。为了提高硅胶泡棉与其它物体的粘合性,普通硅胶泡棉在使用时会进行单面背胶或双面背胶,为了节省成本和方便运输,现有的背胶做法通常是:对于丙烯酸类、聚氨酯类、天然橡胶类双面胶,先使用硅胶处理剂对硅胶泡棉表面进行处理后,再直接在处理处粘贴双面胶。由于硅胶处理剂改变了硅胶泡棉的表面极性,使用一定时间后,硅胶处理剂和双面胶上的胶粘剂会进入硅胶泡棉内部,造成硅胶泡棉厚度的坍塌,并使得硅胶泡棉表面变硬,对于较薄的硅胶泡棉产品,会直接影响其密封性或支撑效果,而对于较厚的硅胶泡棉产品而言,变硬后的硅胶泡棉也会导致弹性支撑失效,比如用作按键支撑时,按键将会失灵。也有采用硅胶胶带进行背胶的方式,但硅胶胶带的基材也会对泡棉的硬度产生影响,且市面上硅胶胶带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的背胶的硅胶泡棉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背胶的硅胶泡棉结构,包括硅胶泡棉层,所述硅胶泡棉层的至少一侧表面具有硅胶胶水层,所述硅胶胶水层由若干间隔分布于所述硅胶泡棉层表面的布胶区域组成,所述硅胶胶水层的表面覆盖有离型膜,所述离型膜的覆盖面与所述硅胶泡棉层对应。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胶水层由若干呈条状且间隔分布的所述布胶区域组成。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胶水层由若干呈点状且间隔分布的所述布胶区域组成。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胶水层的总面积为对应一侧的所述硅胶泡棉层表面积的1/4~3/4。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胶水层的各所述布胶区域的间隔距离不大于各所述布胶区域自身宽度或直径的三倍,且最外侧的所述布胶区域的边缘至所述硅胶泡棉层边缘的距离不大于各所述布胶区域的间隔距离。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泡棉层的厚度为0.5~10mm,所述硅胶胶水层的厚度为1~100μm,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25~75μm。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型膜为氟塑离型膜或非硅处理离型膜。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硅胶胶水层的性能使得其不会进入硅胶泡棉层内部,长期使用后不会导致硅胶泡棉层硬化、坍塌;而间隔式分布的布胶区域,不仅可以降低布胶成本,而且硅胶胶水层不会完全将硅胶泡棉层的泡孔堵住,有利于保持硅胶泡棉层的回弹力;而全覆盖的离型膜,不仅能在存储运输过程中有效保护硅胶泡棉材料的表面,而且在生产及使用时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背胶的硅胶泡棉结构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硅胶胶水层分布于硅胶泡棉层上的第一种实施例;
图3为硅胶胶水层分布于硅胶泡棉层上的第二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泰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泰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72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引导口腔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接触网作业梯车防倾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