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载孔预埋件定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9272.2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5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罗超;戴申;熊伟;程时洋;李其会;朱培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徐杨松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载 预埋件 定位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载孔预埋件定位工装,包括底架和定位杆,底架上垂直设有多根定位杆,任意一根定位杆均对应设置一个加载孔预埋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先采用加载孔预埋件定位工装对多个加载孔预埋件同时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只需组织电焊工将加载孔预埋件与固定钢架焊接固定,测量工作仅需复核即可,显著提高安装效率,显著节约了工期,减少材料用量,较少接缝人工工时投入,减小了成品仓库占地面积,经济环保,经济可靠、绿色环保,适用于所有类似工程,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载孔预埋件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反力墙试验系统一般体积较大、造价较高、结构内部的配筋与预埋件众多,属于受力情况复杂的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反力墙及反力台座是新建结构实验室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分部工程,是结构工程中质量要求精度最高的分部工程之一。尤其是加载孔预埋件的定位安装,其设计要求定位精度非常高,主要通过加载孔预埋件制作、定位和钢支架焊接固定三个方面来控制误差,同时,反力墙及反力台座固定加载孔预埋件的钢支架制作焊接精度直接影响到加载孔预埋件的定位安装,是确保加载孔预埋件精度的重点及难点。因而施工难度大,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反力墙及反力台座的施工质量及进度。
目前国内加载孔预埋件施工多以预埋件单体现场调位安装工艺为主,个别新建结构实验室反力墙及台座施工也有采用将若干个加载孔预埋件在工厂组拼成小模块再进行现场安装的施工方法;反力墙及反力台座加载孔预埋件数量众多,且单个现场定位时间长,无法满足实验室建设工期要求。加载孔预埋件采用工厂模块化预制不便于现场安装,且增加机械人工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载孔预埋件定位工装,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载孔预埋件定位工装,包括底架和定位杆,底架上垂直设有多根定位杆,任意一根定位杆均对应设置一个加载孔预埋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先采用加载孔预埋件定位工装对多个加载孔预埋件同时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只需组织电焊工将加载孔预埋件与固定钢架焊接固定,测量工作仅需复核即可,显著提高安装效率,显著节约了工期,减少材料用量,较少接缝人工工时投入,减小了成品仓库占地面积,经济环保,经济可靠、绿色环保,适用于所有类似工程,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底架由多根角钢焊接而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制作方便,原料来源广泛。
进一步,底架上所设定位杆的数量为6根,6根定位杆以两排且每排三个的方式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可以一次性对6个加载孔预埋件进行定位,对于安装2780个加载孔预埋件,通过测量调位安装工艺,需要8个安装人员,每天安装20个,安装2780个加载孔预埋件,需要耗费人工1112个,而采用加载孔预埋件定位工装,每天4个人可以安装50个加载孔预埋件,安装完成耗费人工仅222个,显著提高安装效率,节约工期83天。
进一步,底架包括角钢a、角钢b、角钢c、角钢d、角钢e、角钢f、角钢g和角钢h,角钢a和角钢b平行布置,角钢c、角钢d、角钢e、角钢f、角钢g和角钢h依次布置,且角钢c、角钢d、角钢e、角钢f、角钢g和角钢h的两端分别与角钢a和角钢b相连,角钢c与角钢d之间、角钢e与角钢f之间以及角钢g与角钢h之间各固定有两根定位杆。
进一步,底架还包括两根角钢i,其中一根角钢i的两端分别与角钢d和角钢e相连,另一根角钢i的两端分别与角钢f和角钢g相连。
采用上述进两步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进一步,定位杆为镀锌钢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9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