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复合叠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9544.9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5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江律斌;吴新燕;李建华;陈羚;杨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凌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16 | 代理人: | 胡远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复合 叠合 | ||
1.水泥复合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1),咬合板(2),下板(3),找平板(4),龙骨筋(5),拉钉(6),加固筋(7),连接筋(8)和固位筋(9),所述下板(3)的上表面通过固位筋(9)连接有找平板(4),在找平板(4)的上表面咬合有咬合板(2),在咬合板(2)的一表面连接有上板(1),在上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拉钉(6);所述下板(3)的表面贯穿至上板(1)的表面垂直设有龙骨筋(5),在龙骨筋(5)的表面焊接有加固筋(7),在加固筋(7)的一侧通过连接筋(8)连接有固位筋(9);所述上板(1)包括卡凸(11)和凹槽(12),在上板(1)的一侧面设置有卡凸(11),在上板(1)的另一侧面并位于卡凸(11)的对应面开设有凹槽(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复合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筋(5)采用柱状结构的钢筋,龙骨筋(5)呈竖直状态设置并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分别采用均匀分布,纵向方向上每两个相邻龙骨筋(5)的直线距离不得大于100mm,横向方向上每两个相邻龙骨筋(5)的直线距离不得大于125mm,竖向设置的龙骨筋(5)的一侧中部横向设置有第二层龙骨筋,第二层龙骨筋的上部并垂直于龙骨筋(5)有第三层龙骨筋,龙骨筋(5)连同第二层龙骨筋以及第三层龙骨筋绑扎制成框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水泥复合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筋(7)采用柱状结构的记忆合金钛棒,且加固筋(7)呈环绕结构分布在龙骨筋(5)的外围,每一个龙骨筋(5)的外围焊接有四个加固筋(7),每两个加固筋(7)用于连接龙骨筋(5)至第二层龙骨筋,每两个加固筋(7)用于连接龙骨筋(5)与第三层龙骨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复合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筋(9) 采用柱状结构的记忆合金钛棒,且固位筋(9)焊接在龙骨筋(5)的中下部,固位筋(9)呈三角形焊接固定,固位筋(9)的上表面平行于同侧加固筋(7)的下表面;所述连接筋(8)采用柱状结构的记忆合金钛棒,且连接筋(8)的一端焊接在固位筋(9)的表面,连接筋(8)的另一端焊接在加固筋(7)的表面,连接筋(8)平行于找平板(4)的底表面进行焊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复合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板(2)采用锯齿状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板,咬合板(2)贯穿固定在龙骨筋(5)中上部;所述找平板(4)采用锯齿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板,且找平板(4)贯穿固定在龙骨筋(5)的中下部,找平板(4)的上表面与咬合板(2)的下表面相咬合,找平板(4)的下表面和固位筋(9)的顶点贴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复合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为矩形结构地聚物水泥,且上板(1)与下板(3)通过浇筑结构一次成型;所述拉钉(6)为龙骨筋(5)上端弯折成型用于起吊机拉起楼板;所述卡凸(11)为矩形凸起,凹槽(12)为矩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95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高温超导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卡扣加工用便于脱料的硬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