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换膜酶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1555.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8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康立生物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4000 广东省梅州市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换膜酶 电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换膜酶电极结构,包括负极组、正极组、膜组和电极壳,电极壳上开设有第一内腔、与第一内腔相通的第二内腔和与第一内腔相通的第三内腔,负极组位于第三内腔中,正极组位于第一内腔中并与膜组连接,第二内腔中设置有加液塞,膜组包括塑料PC压膜座和设置于塑料PC压膜座底部的酶膜,塑料PC压膜座上套设有密封圈组。本实用新型,方便酶膜更换,方便添加内充液和提高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极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换膜酶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一般酶膜的使用寿命都比较短,葡萄糖酶膜一般在1个月左右,乳酸酶膜在15天左右,以1年计算,一台血气电解质分析仪需要12个葡萄糖电极和24个乳酸电极。由于大多数酶电极装配复杂,要求客户自己换酶膜难度极大,所以酶膜寿命一到,电极就直接扔到医疗垃圾收纳箱,成为医疗垃圾了。目前这种酶电极的使用方法不仅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和制造成本,而且也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急需一种可换膜酶电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换膜酶电极结构,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换膜酶电极结构,包括负极组、正极组、膜组和电极壳,电极壳上开设有第一内腔、与第一内腔相通的第二内腔和与第一内腔相通的第三内腔,负极组位于第三内腔中,正极组位于第一内腔中并与膜组连接,第二内腔中设置有加液塞,膜组包括塑料PC压膜座和设置于塑料PC压膜座底部的酶膜,塑料PC压膜座上套设有密封圈组。
优选地,加液塞包括开设有第四凹槽的圆柱状塑料体和第四密封圈,第四密封圈套设于第四凹槽上。
优选地,密封圈组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
优选地,第四凹槽为环形凹槽。
优选地,正极组包括玻璃管、设置于玻璃管内的铂金丝、开设有通腔的压圈、电源线、正极触头座和设置于正极触头座内的触头,触头和正极插头座位于通腔一端,玻璃管位于通腔另一端,铂金丝通过电源线与触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可换膜酶电极结构,正极组成为一个高度集成单元,即基于整体零件数量少,便于装配;且加液塞取代传统的硅胶支撑圈,方便添加内充液和密封作用(防止内充液挥发);基于选用塑料PC压膜座,变形较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换膜酶电极结构去除正极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换膜酶电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换膜酶电极结构中加液塞的三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换膜酶电极结构中正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换膜酶电极结构中膜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换膜酶电极结构中膜组中塑料PC压膜座的三维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术语如“第一”、“第二”等可以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术语并不限制该组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和另一组件。例如,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并且第二组件类似地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术语“和/或”是指相关项和描述项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康立生物医疗有限公司,未经梅州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康立生物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1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条自动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光学镜片表面加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