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4330.0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8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丽;王重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秀丽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2C18/14;B02C18/28;B02C4/08;B02C23/16;B07B1/28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阳阳 |
地址: | 1224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污染 土壤 修复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设备,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修复箱本体,所述修复箱本体的上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修复箱本体的一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贯穿修复箱本体的一侧面并延伸至修复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切刀,所述螺旋切刀下方设置有多个破碎齿轮,相邻两个所述破碎齿轮之间均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设备,通过在修复箱本体内壁设置切刀和破碎齿轮,使土壤颗粒打碎的更加均匀,通过滤孔和震动滤网,使土壤更为均匀的进入热脱附仓,使得土壤的受热均匀,脱附率也有效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土壤有机污染主要包括化学农药污染、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污染及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等,喷施于农作物上的农药,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散落在农田土壤中,虽然土壤自身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但当进入土壤的农药量超过土壤的环境容量时就对形成土壤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次,需要对有机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目前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但现有的有机污染土修复设备往往结构较于简单,大多只是单纯的依靠搅拌叶来进行将较大的颗粒物打碎,而后将被污染的土壤投放在加热罐中进行热处理修复,土壤的质量参差不齐,土壤中会存在较大的颗粒物导致土壤不能均匀的受热,致机有机物的脱附率较低,进而影响到土壤修复的效率,且还有可能造成修复装置内部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土壤质量参差不齐以及颗粒物打碎不均匀导致有机物的脱附率较低,进而影响到土壤修复的效率甚至可能造成修复装置内部阻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包括修复箱本体,所述修复箱本体的上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修复箱本体的一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贯穿修复箱本体的一侧面并延伸至修复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切刀,所述螺旋切刀下方设置有多个破碎齿轮,相邻两个所述破碎齿轮之间均啮合连接,每个所述破碎齿轮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修复箱本体的背面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修复箱本体的正面内壁转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二转轴贯穿修复箱本体的背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破碎齿轮下方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滤孔,所述过滤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震动滤网,所述修复箱本体的内底部开设有热脱附仓,所述热脱附仓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热脱附离器,两个所述热脱附离器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热脱离管,所述修复箱本体底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修复箱本体转动连接,所述修复箱本体的左右两侧面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远离修复箱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修复箱本体的左侧面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远离滑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的上表面与挡板的另一端下表面接触,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斜块,两个所述斜块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分别与修复箱本体的左侧内壁和右侧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修复箱本体的另一侧内壁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秀丽,未经杨秀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43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综合生产线模台自动振捣夹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农业的秸秆打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