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少洗油用量的碱洗液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5512.X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9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辛江;赵唯;张来勇;易坷;吴德娟;王勇;孙长庚;刘建国;黄清鲁;陈龙龙;胡仲才;鲁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18;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用量 碱洗液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洗油用量的碱洗液处理系统,具有碱洗液与洗油混合器、碱洗液除油罐、废碱脱气罐、废油与工艺水混合器以及废油洗涤罐,所述废油洗涤罐分离出的含有黄油的废油连通至洗油回收塔,洗油回收塔的塔釜出料连通至下游废洗油处理装置,洗油回收塔的塔顶气经过冷凝之后形成的冷凝物连通至回收塔回流罐,回收塔回流罐通过回流泵而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冷凝物返回洗油回收塔作为回流,另一路冷凝物返回到碱洗液与洗油混合器作为循环洗油。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洗油用量50%以上,有效地节省了新鲜洗油的用量,同时可以大大减少下游废油处理装置的处理量,明显的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环保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洗油用量的碱洗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许多化工装置中经常要用到碱洗工艺,如对乙烯蒸汽裂解装置中的裂解气碱洗、对MTO、MTP装置或丙烷脱氢装置产品气的碱洗等。在用NaOH溶液作为碱洗液脱除裂解气或产品气中CO2、H2S的过程中,裂解气或产品气中的不饱和烃会发生聚合而产生高分子聚合物,裂解气或产品气中的有机氧化物醛或酮在碱的作用下产生缩合反应也会形成聚合物,这两种聚合物混合在一起俗称“黄油”。黄油的流动性不好,如果没有及时脱除会造成设备或管线的堵塞影响装置的运行;同时,当碱洗液中的黄油达到一定含量时,会使水和汽油乳化,导致外排的废碱洗液中的油含量和化学耗氧量(COD)超标,给下游废碱氧化处理装置造成很大的困难。所以要对废碱洗液进行预处理,去除黄油,以减少对废碱氧化装置的影响。
目前对碱洗液中黄油的处理措施是简单地加洗油,洗油的成分一般为加氢汽油或者甲苯等。过量的洗油溶解废碱液中的黄油、汽油等有机物,经过碱液除油罐和废洗油洗涤罐两个步骤分离出废碱洗液和含有黄油的洗油,分别送到下游处理,达到从碱洗液中分离出黄油的目的。
如图1所示,是目前现有技术碱洗除黄油的原理图,包括碱洗液与洗油混合器1、碱洗液除油罐2、废油与工艺水混合器3、废油洗涤罐4、废碱脱气罐5以及废洗油循环泵13,工作时,从碱洗塔塔底产生的碱洗液进入碱洗液与洗油混合器1,与外来的新鲜洗油一起混合后进入碱洗液除油罐2,黄油溶解于外来的新鲜洗油中;碱洗液除油罐2中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初步分离为水相废碱液和含有黄油的废洗油,所述水相废碱液进入废碱脱气罐5中,所述含有黄油的废洗油经过废洗油循环泵13,一部分进入废油与工艺水混合器3中,另一部分循环返回到碱洗液与洗油混合器1;进入废油与工艺水混合器3中的含有黄油的废洗油与新鲜注入的工艺水混合,然后进入到废油洗涤罐4中,并在废油洗涤罐4中设置的油水分离装置的分离作用下,不含黄油的废碱液进入到废碱脱气罐5中,含有黄油的废油作为废洗油送往装置外进行处理。
然而,考虑到碱洗塔进料中可能存在氧化物,以及CO2、H2S含量的波动,洗油一般要维持较高流量,以有效将黄油等有机物溶解到洗油中,会造成下游废洗油处理装置的规模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洗油用量的碱洗液处理系统,达到节省洗油用量,减轻下游处理废洗油负担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少洗油用量的碱洗液处理系统,具有碱洗液与洗油混合器,所述碱洗液与洗油混合器下游连接碱洗液除油罐,碱洗液除油罐中分离出的水相废碱液连通至废碱脱气罐,碱洗液除油罐中分离出的含有黄油的废洗油连通至废油与工艺水混合器,废油与工艺水混合器连通至废油洗涤罐,所述废油洗涤罐分离出的不含黄油的废碱液连通至所述废碱脱气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废油洗涤罐分离出的含有黄油的废油连通至洗油回收塔,洗油回收塔的塔釜出料连通至下游废洗油处理装置,洗油回收塔的塔顶气经过冷凝之后形成的冷凝物连通至回收塔回流罐,回收塔回流罐通过回流泵而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冷凝物返回洗油回收塔作为回流,另一路冷凝物返回到碱洗液与洗油混合器作为循环洗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5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