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空压机储气罐的排凝装置及空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6536.7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7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李增明;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T1/00 | 分类号: | F16T1/00;F16T1/38;F16K31/06;F04B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01603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空压机 储气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空压机储气罐的排凝装置及空压机,属于电气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所述用于空压机储气罐的排凝装置包括:计时模块,用于在计时到设定时间时动作;以及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计时模块电连接,并通过管路与所述空压机储气罐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计时模块的动作而动作,以控制所述空压机储气罐中的冷凝水被定期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开关模块自动定期动作来解决空压机的储气罐及与所述储气罐相连接的管路内易出现凝露的问题,能够有效实现无人监管和自动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自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空压机储气罐的排凝装置及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是一种把原动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压力能的气压发生装置,可以把压缩空气作为动力,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生物制药、食品及能源等行业,只要生产工艺中需要供气的地方就需要空压机。而空压机按照结构又可以分为活动式空压机、螺杆式空压机和旋涡式空压机等。
空压机工作时,机头的温度非常高,吸入的自然空气中的水分会在空压机的运行过程中形成水蒸气,并随压缩空气排出到储气罐。储气罐不仅可以给压缩空气提供一个缓冲和储气的空间,还可以起到给压缩空气降温的作用。当压缩空气通过储气罐时,高速的气流撞击到储气罐壁使其产生汇流,在储气罐内使得气体温度快速下降,同时使大量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冷凝水。如果处于潮湿的天气,会产生更多的冷凝水而无法保障气体质量,遇到冬季还会导致冷凝水结冰而影响压缩空气和仪表空气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及时把冷凝水排出。
目前常用的空压机因使用环境中的空气湿度不同,运行一段时间后,储气罐内会存有气水分离后的水,为了使工作时的气体不是潮湿的气体,必须对储气罐内的水进行人工排放。但由于储气罐内的水量会受使用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影响而动态的变化,不能很好的掌握水量和排放水量,使得压缩空气和仪表空气质量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压机储气罐的排凝装置及空压机,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者或多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抗压机储气罐的排凝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计时模块,用于在计时到设定时间时动作;以及第一开关模块,与所述计时模块电连接,并通过管路与所述空压机储气罐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计时模块的动作而动作,以控制所述空压机储气罐中的冷凝水被定期排出。
可选的,所述计时模块包括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空压机储气罐包括压缩储气罐,所述计时模块包括第一接触器KM1和第一时间继电器SJ1,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SJ1的通电延时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串联形成的支路与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SJ1的通电延时线圈并联连接以形成并联回路,所述并联回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SJ1在计时到设定时间时,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SJ1的通电延时常开触点闭合,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线圈得电,导致所述第一接触器KM1的开关闭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电磁阀动作而控制所述压缩储气罐中的冷凝水被排出。
可选的,所述空压机储气罐包括仪表空气储气罐,所述计时模块包括第二接触器KM2和第二时间继电器SJ2,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SJ2的通电延时常开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形成的支路与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SJ2的通电延时线圈并联连接以形成并联回路,所述并联回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串联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SJ2在计时到设定时间时,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SJ1的通电延时常开触点闭合,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线圈得电,导致所述第二接触器KM2的开关闭合,以使得所述第二电磁阀动作而控制所述仪表空气储气罐中的冷凝水被排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计时模块和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是否接通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6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燃烧型节能燃气灶
- 下一篇:一种球形摄影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