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7329.3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5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向悫;许波;宋欣;徐跃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谛达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谢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放电 管理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接口模块、充电模块、电池保护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的输入端使用时与外接电源相连,所述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使所述外接电源与所述充电模块相连;所述充电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电池保护模块为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电池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使用时与电池相连,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的实时电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烧坏电池或者电子产品的问题,不仅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电池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场合,电池作为电子产品的电源,也被广泛使用在各种电子产品中,特别是具有充电功能的充电电池。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电池中的电能被耗尽以后用户才会对电池进行充电,这样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用户的体验感;并且对电池的充电时长和充电电压都没有进行准确的控制,这样会使电池在充电时出现过压、过流或者短路的问题,导致烧坏电池或者电子产品的风险。
可见,现有技术中对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还会出现烧坏电池或者电子产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其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烧坏电池或者电子产品的问题,不仅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电池在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接口模块、充电模块、电池保护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的输入端使用时与外接电源相连,所述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使所述外接电源与所述充电模块相连;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保护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用于通过所述电池保护模块为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电池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使用时与所述电池相连,用于实时监控所述电池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池保护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用于采集所述电池的实时电压。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充电检测模块,所述充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接口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充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用于检测所述接口模块的输出电压,使所述电压采集模块在所述电池未充电的状态下采集所述电池的实时电压。
可选地,所述电压采集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使用时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端相连;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电压跟随器,所述电压跟随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压跟随器的第二端使用时与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电压跟随器的第三端为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器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跟随器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充电检测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接口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使用时与所述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充电检测模块还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使用时与所述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压采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谛达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谛达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7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