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压灭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9085.2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4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伟;李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启伟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4 | 分类号: | H01H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压灭弧装置,包括有壳体、静触头和动触头,壳体内在静触头和动触头的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左灭弧机构和右灭弧机构,左灭弧机构和右灭弧机构均包括有绝缘板,绝缘板的前侧朝向静触头和动触头,且绝缘板的前侧设有向其后侧延伸的灭弧狭缝,绝缘板的侧壁上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从灭弧狭缝的左侧、右侧和后侧通向灭弧狭缝的多个进气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占用空间,在静触头与动触头相接合或分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弧被引入绝缘板的灭弧狭缝内,而不会引向其他任何导电体;气流从多个方向吹入灭弧狭缝内,沿横向快速吹散电弧,使得电弧迅速分散而消失,保证了电器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高压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触点电器中,触头接通和分断电流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电弧的产生及熄灭。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对电器具有一定的危害。电弧是气体放电的一种形式,气体放电分为自持放电与非自持放电两类,电弧属于气体自持放电中的弧光放电。试验证明,当在大气中开断或闭合电压超过10V、电流超过0.5A的电路时,在触头间隙(或称弧隙)中会产生一团温度极高、亮度极强并能导电的气体,称为电弧。对于有触点电器而言,由于电弧主要产生于触头断开电路时,将烧损触头及绝缘,严重情况下甚至引起相间短路、电器爆炸,从而酿成火灾、危及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为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灭弧,所采用的装置称为灭弧装置。现有的灭弧装置大多结构复杂,占用空间,不能满足简单化、小型化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占用空间的新型高压灭弧装置,在静触头与动触头相接合或分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弧被引入绝缘板的灭弧狭缝内,而不会引向其他任何导电体;气流从多个方向吹入灭弧狭缝内,沿横向快速吹散电弧,使得电弧迅速分散而消失,以保证电器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高压灭弧装置,包括有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静触头和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并能够在驱动机构驱动下与所述静触头接合或分离的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在所述静触头和动触头的两侧分别对应设有左灭弧机构和右灭弧机构,所述的左灭弧机构和右灭弧机构均包括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前侧朝向所述的静触头和动触头,且绝缘板的前侧设有向其后侧延伸的灭弧狭缝,绝缘板的侧壁上自上而下分别设有从所述灭弧狭缝的左侧、右侧和后侧通向灭弧狭缝的多个进气口。
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左通孔和右通孔,壳体的外侧分别设有左气缸和右气缸,所述左气缸和右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对应穿过所述的左通孔和右通孔后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左气缸和右气缸的活塞杆分别对应与所述绝缘板的后侧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左气缸和右气缸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固定座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狭缝包括有位于前侧的喇叭口形引弧段和位于后侧的灭弧段。
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进气口分别连接有进气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占用空间,在静触头与动触头相接合或分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弧被引入绝缘板的灭弧狭缝内,而不会引向其他任何导电体;气流从多个方向吹入灭弧狭缝内,沿横向快速吹散电弧,使得电弧迅速分散而消失,保证了电器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启伟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启伟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9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动式电动接地开关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