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废屑回收的数控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9781.3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0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齐锐机械制造(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回收 数控机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废屑回收的数控机床,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方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连接支撑架。当数控机床上的废屑从出屑口进到支撑架内部时,打开开关让电机和吸气泵通入外部电源开始工作,由于电机为双向,电机带动丝杆左右移动,丝杆带动丝杆套左右移动,丝杆套带动带动轴承套左右移动,轴承套带动固定杆左右移动,固定杆带动收集框整体左右移动,这时吸气泵通过吸料口把废屑从支撑架底部通过吸料管进入到废料收集箱里,当废屑都收集完时,接着扳开旁边的卡扣,接着从收集框底部水平滑动抽出来,把废屑收集箱里的废料倒出去,接着把废料收集箱放回原位,用卡扣卡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废屑回收的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数控机床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普通的数控机床不能对废屑进行收集,造成废屑飞洒到空气中,不仅污染空气,也有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也不能对待加工物体进行很好的固定,不良产品增多,并且不便于收集装置的安装和固定,增加对废屑清理的困难。
专利号CN208592638U的公布了一种便于废屑收集的数控机床,包括床身和工作台,所述床身的下表面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冷却液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左右两端均预留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表面外侧和下表面外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工作台的内表面上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凸块与第三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夹片的外表面粘贴连接有橡胶软垫,所述工作台的后表面设置有电器柜,所述主轴箱的前表面外侧设置有主轴,该便于废屑收集的数控机床,能对废屑进行收集,避免废屑飞洒到空气中,也能对待加工物体进行很好的固定,从而增加了产品的不良产品,并且便于收集装置的安装和固定,有利于降低废屑的清理难度。
上述技术的废屑收集有以下缺点:1、废屑收集不完全,会有遗漏;2、收集后没有进行统一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废屑回收的数控机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废屑回收的数控机床,当数控机床上的废屑从出屑口进到支撑架内部时,打开开关让电机和吸气泵通入外部电源开始工作,由于电机为双向,电机带动丝杆左右移动,丝杆带动丝杆套左右移动,丝杆套带动带动轴承套左右移动,轴承套带动固定杆左右移动,固定杆带动收集框整体左右移动,这时吸气泵通过吸料口把废屑从支撑架底部通过吸料管进入到废料收集箱里,当废屑都收集完时,接着扳开旁边的卡扣,接着从收集框底部水平滑动抽出来,把废屑收集箱里的废料倒出去,接着把废料收集箱放回原位,用卡扣卡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废屑回收的数控机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方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一侧贯穿连接出屑口,所述支撑架一侧固定连接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外侧壁螺纹连接丝杆套,所述丝杆套外侧壁固定连接轴承套,所述轴承套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部固定连接收集框。
可选的,所述收集框底部贯穿连接吸料口,所述吸料口底部固定连接吸料管,所述收集框内部安装有吸气泵,所述收集框底部滑动连接废屑收集箱,且废屑收集箱一侧延伸到收集框外面,所述收集框外侧固定连接卡扣。
可选的,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机为双向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废屑回收的数控机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齐锐机械制造(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齐锐机械制造(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9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结构及其模组
- 下一篇:一种高效中包热合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