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0269.0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微微;邱素红;张丽媛;吴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高强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缠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缠绕装置,包括横杆、丝杆、转筒、伺服电机、外圈、滚动体以及内圈,横杆焊接在支撑竖杆上部左侧,丝杆连接在支撑竖杆下部左侧,伺服电机固定在丝杆左端,转筒安装在丝杆中部,外圈安装在横杆中部位置,内圈设置在外圈内侧,滚动体放置在内圈与外圈之间,解决了现有缠绕设备需要人工进行缠绕,耗时生产能力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自动高效的对物体进行缠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缠绕装置,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F型膨胀阀的毛细管的缠绕方式主要采用手工缠绕, 在缠绕过程中, 往往会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缠绕物发生褶皱或打结,从而导致产品出现一致性较差,而且缠绕动作劳动强度较高、但以为容易发生错误导致效率底下等问题,现在急需一种自动缠绕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缠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自动高效的对物体进行缠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缠绕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支撑竖杆以及自动缠绕机构,所述自动缠绕机构设置在固定底座上侧,所述支撑竖杆固定在固定底座上端面右侧,所述自动缠绕机构包括横杆、丝杆、转筒、伺服电机、外圈、滚动体以及内圈,所述横杆焊接在支撑竖杆上部左侧,所述丝杆连接在支撑竖杆下部左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丝杆左端,所述转筒安装在丝杆中部,所述外圈安装在横杆中部位置,所述内圈设置在外圈内侧,所述滚动体放置在内圈与外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外圈设有轴颈,所述外圈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与固定底座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转筒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转筒通过内螺纹与丝杆固定,所述转筒前后两端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中部安装有电源线和开关,所述电源线通过导线与开关相连接,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伺服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圈设置在转筒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缠绕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横杆、丝杆、转筒、伺服电机、外圈、滚动体以及内圈,该设计通过设置两个旋转的转筒,高效协调的配合工作,解决了现有缠绕设备需要人工进行缠绕,耗时生产能力弱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高效便捷性。
因横杆外圈设有轴颈,外圈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块,该设计保证了轴承的正常工作,防止因为旋转产生位移,因转筒内壁设有内螺纹,转筒通过内螺纹与丝杆固定,转筒前后两端设有限位块,该设计实现丝杆与转筒贴合紧密,旋转效果佳,转筒上方可以设置需要缠绕的物体,所述转筒在随同丝杆旋转时不会发生位移,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自动高效的对物体进行缠绕。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缠绕装置中自动缠绕机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缠绕装置中自动缠绕机构的局部右视剖面图;
图中:1-固定底座、2-支撑竖杆、3-自动缠绕机构、31-横杆、32-丝杆、33-转筒、34-伺服电机、35-外圈、36-滚动体、37-内圈、371-轴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0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钢球自动上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化工原料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