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力交通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0346.2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9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永红 |
主分类号: | B62M1/28 | 分类号: | B62M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李金蓉 |
地址: | 40003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力 交通工具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人力交通工具,包括车架、移动装置、传动机构和操作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大牙盘、小飞和用于传动的链条;车架设有支撑架,大牙盘通过大牙盘轴活动连接在支撑架的中部,大牙盘轴的两端分别与受压转动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受压转动件的第二端的外侧设有槽轮,踏臂的中段位于槽轮的轮槽中;踏臂一端与踏板连接,另一端通过踏臂轴与支撑架第二端活动连接,同时两踏臂互相连接,可自由转动;所述踏臂轴与小飞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大牙盘轴与小飞的水平距离。通过对受压转动件、支撑架和踏臂的设定,可使使用者单次跨幅小,大大节省了体力消耗,且蹬踏时更容易控制自身的平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具体为一种人力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此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技术信息,并且这些陈述可能构成现有技术。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传统的自行车,由于采用圆周的蹬踏运动,传动效率较低,比较费力。且当踏板处于垂直位置时,存在运动止点不易操作。采用坐姿使用时,完全使用腿部力量驱动,特别是长时间使用腿部力量的情况下,易使腿部疲劳;采用站姿使用时,由于脚部随自行车踏板作圆周运动,使用人身体的动作幅度大,导致人的体力消耗大,且增加自行车控制难度。
针对传统自行车的问题,出现了可上下蹬踏的自行车,其通过内部机构,使自行车两侧的踏板保持往复运动。在向下踩踏一侧的踏板时,另一侧的踏板复位至高位,从而通过转移操作者的重心位置,利用操作者的自身重力和向下作用力来带动大牙盘的转动,或直接带动与后轮连接的小飞的转动。
如申请号CN201911129514.6的名称为“一种上下踩踏型自行车”,一踏板踩到最低点时,另一踏板通过齿轮组复位至高点,从而为下一次侧身蹬踏做好准备。但两踏板间的幅度和高差较大,在进行侧身蹬踏时,如同上高台阶一样,单次跨幅较大,仍然会比较费力。也由于单次跨幅大,不施力的一侧的踏板会升上较大的高度,从而造成操作者身体的动作幅度大,蹬踏时不太容易控制自身的平衡,尤其是两轮的自行车,容易因平衡度差而导致翻车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问题,或至少缓解这些问题。
一种人力交通工具,包括车架、移动装置、传动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大牙盘、小飞和用于传动的链条,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踩踏机构和方向控制机构;
还包括支撑架,第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大牙盘通过大牙盘轴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中部;所述大牙盘轴的两端分别与受压转动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踩踏机构包括分别位于大牙盘两侧的两踏臂,包括第一踏臂和第二踏臂;所述踏臂的第一端分别与一踏板连接,第二端通过踏臂轴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踏臂和第二踏臂分别与同侧的受压转动件的第二端接触;
所述踏臂轴与小飞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大牙盘轴与小飞的水平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受压转动件的第二端设有槽轮,所述踏臂与所述槽轮的接触点位于所述槽轮的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槽轮设于所述受压转动件的外侧。
所述槽轮能够自行转动。
优选,当一侧踏臂处于踏臂最低点时,所述踏臂与所述受压转动件呈90°。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为三角架。
所述第一踏臂与所述第二踏臂的最大夹角≥60°。
进一步的,所述最大夹角在60°到120°之间。
最优的,所述最大夹角为60°。
所述大牙盘两侧的受压转动件的夹角在100°~18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永红,未经何永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0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客户进出入管理的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曲轴连杆双轴孔同步加工机